芷兰阅读之家

第五百九十七章 赐宴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大捷,大捷……”

“模范营进展神速,直捣贼巢穴,倭国大定……”

一封封的捷报,几乎隔三差五就送入京城。

不只是文渊阁,便是邸报,也几乎隔三差五的刊载。

此次讨倭,实际上是万众瞩目的。

对于朝廷而言,这似乎关系到了几个皇孙的藩地问题。

而对于商贾们而言,这一次倭国引发的叛乱,让不少的海商损失惨重。

当初倭国的贸易暴增时,不少的海商都纷纷前往布局,真可谓是春风得意!

可反叛一起,不少的叛军,不只针对足利家族,更有不少,是因为海贸的发展,使他们陷入困境,因而这倭人叛军,甚至提出了攘夷的号令。

只是这里头的攘夷,就是针对海商。

因此,对于朝廷此番针对倭人叛军的打击,几乎所有的商贾,都格外的关注。

此时……模范营的快速进兵,顿时令众人心中大定。

原先还忧心忡忡的商贾,在此刻……却突然生出了奇怪的感觉。

尤其是商报,格外的明显。

从前商报对于海贸的担忧,大多在于打击海寇方面,刊载的不少消息,也是海外各藩镇遭遇了什么天灾,什么货物的短缺。

可这些时日,却变得越发的有些异常。

至少在张安世看来,事情的变化,既在他的意料之中,又出乎了他的意料。

商贾们‘觉醒’了。

市场是可以扩大的,譬如这一次倭国的市场,就因为倭国的新政,而陡然扩大,使得贸易量暴增。

而扩大市场也是有风险的,新政现在看来,并非是人人都可以吃的补药,大明吃了可以强身健体,而对这天下万方而言,却也可能是饮鸩止渴。

这就必然导致,一旦开始新政,就势必会引发混乱。

而混乱的产生,也势必使大量的商贾蒙受损失。

那么……这个世上,是否有一种,既可扩大市场,使大家都能挣的盆满钵满,可与此同时,却又不必承担风险和后果的方法呢?

此次大明的讨逆进兵,显然好像突然之间,给了许多人答案。

若是明军可以借此针对叛乱进行打击,那岂不是变成了一本万利?如此一来,不但倭国的国门大开,亦可高枕无忧。

正因如此,此番进兵,商报对此最是关注,不只是关注,而且它叫嚣的最是厉害,可谓是上蹿下跳,喋喋不休地称颂明军讨寇如何合理合法,一面又各种指责倭寇叛军的野蛮。

这等言论,显然对天下的军民大有影响。

大明的诸多学者,似乎一下子反过来了。

以往以儒家为首,提倡与民休息的大儒如今销声匿迹。

而叫嚣要在天下四方讨逆的学者,他们的文章,几乎渐而成了主流。

倒不是因为,以往的大儒,他们的言论没有道理,儒家经过了千年的理论完善,他们的理论体系,显然要比新学的学者们,要扎实的多。

真正的原因就在于,现在几乎各大能够见诸报端的文章,几乎对于以往的大儒文章都拒之门外,而对那些提倡讨逆的文章,却极为青睐。

报纸的传播力,是从前讲学模式的十倍甚至百倍,而叫嚣讨逆,即可获得丰厚的稿费,得到巨大的声望,反观现在的大儒,却已开始穷困潦倒,费劲脑汁的写的文章,却几乎鲜有传播,此消彼长,可见一斑。

且随着一篇篇文章的出现,大量的学者,也开始在此基础上,拼命去寻找理论基础。

这就好像,在士绅土壤成长出来的大儒一样,虽是先射箭再画靶,因为土地需要大量的人力,而征发大量的士兵以及徭役,必然伤害农业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玄门传说 追逃十二女警 麻烦别来沾边 穿为阴冷掌印的亲闺女 我在修真界做亿点小买卖 闺女惨死后,年代老实人爹觉醒了 明天再做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