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译后记 (第2/5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布会上,向媒体坦言:自己有两支笔,一支笔写故事,另一支笔写政论,针砭时弊。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奥兹一贯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主张巴以双方通过妥协实现和解,是以色列“现在就和平”组织的主要奠基人。奥兹作品中的许多人物,自觉或不自觉地负载着作家的政治理想与见解,表现出作家强烈的道德感与忍让宽容的人生态度。纵观奥兹的全部作品,也可以看到作家在不同人生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心灵探索轨迹。但需要说明的是,奥兹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在驾驭人物上相当老到,并善于借助幽默、反讽等手法,对某些持犹太复国主义理念的卫道士、犹太民族主义者进行揶揄,使得他笔下的人物鲜活饱满,鲜有“传声筒”痕迹。

二 阅读《咏叹生死》

如果说在过去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奥兹一直追寻文学技巧与文学类型的实践与更新,那么发表于2007年的中长篇小说《咏叹生死》则是其进行创新尝试的一个例证。

这篇在希伯来文首版问世时只有一百零二页的小说不同于奥兹以往的任何作品。它不再以人物或情节为中心,不再将焦点置于家庭、社会与历史;而是将关注点转向人的内心世界,具体地说,转向作家的内在的或者想象中的世界,借披露动态中的想象世界来猜测“他者”的生活,展示创作的过程。

小说的背景不再是奥兹经常选取的耶路撒冷古城或者是风格独特的基布兹集体农庄,而是20世纪80年代的特拉维夫。主人公是一位四十多岁、功成名就的“作家”,奥兹没有交代这位“作家”的真实姓名,在希伯来文中只称其为“Ha-mehabber”。“mehabber”在希伯来文中意为“著作者”或“作家”,“Ha”的用法类似英文中的定冠词“the”,用在名词前表示特定的人或事物。英文将其翻译成“the Author”。熟悉奥兹的读者不免掐算,该“作家”与出生于1939年的奥兹在当时年龄相仿,而以无名氏作家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多带有自传性。对此,英国作家亚当·马尔斯—琼斯曾经在《观察家报》的一篇书评中提出异议。而在笔者看来,对于一向喜欢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体验融入创作中的奥兹来说,虽然在《咏叹生死》中仍然流露出自己的人生与思想轨迹,但《咏叹生死》显然不同于《爱与黑暗的故事》,并非一部自传体小说。

小说集中描写不知名“作家”一天之中八小时的经历与想象。时值特拉维夫一个闷热而令人焦躁的夏季傍晚,即将前去好书俱乐部与读者见面的“作家”,坐在一家咖啡馆里设计各种各样读者可能提出的问题:

你为什么写作?你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写作?你是否有意对你的读者施加影响?如果有,你以什么方式影响他们?你的故事起到什么作用?你是不断地涂抹修改,还是一下子写出头脑中之所想?怎样才能成为名作家,成名对你的家庭有什么作用?你为什么几乎只描述事情的负面?你怎样看待其他作家,谁对你有影响,谁令你无法忍受?顺便说一句,你如何界定自己?你怎样对攻击你的人予以回应,你对此有何感受?他们怎样攻击你?你是用笔写作,还是用计算机写作?你每本书挣多少钱?你的故事是取材于想象,还是直接取材于生活?你前妻怎样看待你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你为什么离开你的第一任妻子,还有第二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随身带着法神 修真界为何如此有病 如期 火影,我的斑是女孩子啊 我的世界之辐射风云 影帝总想跟我秀恩爱 傻瓜修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