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68.第68章 欢迎来做客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文弄完了没有?拿出来给咱刘研究员斧正斧正?”

刘研究员刘钦是正牌的研究员,职称研究员,相当于大学里的教授。这是个没架子的男人,竹杆儿似的,身高和杨锐差不多,体重却轻了不少。他也是个学俄文的,但最近在自学英语了,听说杨锐的英语好,最近几天也来沙龙窜,是两桌子人里面资历最深的。

杨锐喝了点白酒,晕乎乎的就把一英一中的论文掏给了刘钦。

在众人的起哄声中,刘钦咳嗽一声,道:“那我先念一下摘要啊。”

摘要就是论文的主要观点和见解,通常会概括的说明论据,短的两三百字,长的有一千五百字的。

当然了,一千五百字的论文都是超牛写的牛文,其核心内容就是“你看不懂”,不仅是论文要你看不懂,摘要里都要人艰涩的用啃来形容。

杨锐的论文就简单了,摘要总共百多字。

刘钦因此也就扫了一眼,开始读道:“在对辅酶q10的原料测定中,发现了103的测定结果,超过了测定误差的允许范围,我认为,辅酶q10的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辅酶q10的吸收系数偏低所致。在各省市的药品标准中,辅酶q10采用的是五十年代发表的国外文献值,由于当时的设备和分离条件的限制,吸收系数测定偏低。本人按照药典委员会对测定吸收系数的有关规定,对辅酶q10的吸收系数重新测定,结果表明,辅酶q10的吸收系数确实偏低。”

读到这里,刘钦也不读了,自顾自的看了下去。

正喝酒的人也不喝酒了,瞅着杨锐看了半天,就有人喊道:“结论是啥?有结论没有?算的对不对?

大家这么问是有原因的。

以80年代的标准,杨锐的论文其实不算是小论文,就他的摘要,已经可以扩展出一篇论文了,即是说明吸收系数偏低,就可以发表了。

至于吸收系数究竟应该是多少,偏低了多少,可以留给其他学者来做实验。

这是条件所限,有的研究所根本就是零经费或者负经费,就是发工资都不够的状态,只能做常规实验,或者只能做理论研究,这些研究所的学者要发表文章,自然得发不用实验的文章。文学类的数学类的研究者可以这么干,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者没法子,就被迫去搞“我猜你验”的游戏了。

说起来,像是霍金这样的大牛,玩的也是“我猜你验”的游戏,他猜会怎么怎么样,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论做个严谨的预言,预言最终被发现了,那就证明理论有价值,否则就继续等着,直到被证明正确,或者被另一个假说取代。

这同样是因为没条件,譬如黑洞白洞反物质弦理论什么的,以人类的最强科技,也不能说找到就找到的。

国内的没条件更寒碜一些,可道理是相同的。

比如杨锐,要是没赚到钱,或者找不到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实验仪器,那他只把摘要拿出来,也是有机会发表的。

可另一方面,就拿出摘要,也就是一篇九流论文,最多发表在省级的期刊上面,例如占用某个三流大学的学报,能不能被人看到都是没准的事。

可要是加上翔实的论据,并且得到最终的正确的吸收系数,这个论文就算是有点价值了,至少三流往上,可以登上国家级的期刊。

尽管在中国,国家级期刊的水平也够呛,可那毕竟是比较高端的杂志了,任何一名学者也不是画两笔就能过审的。

在座诸人好奇的就是后面的部分。

刘钦快速扫过前半截的说明,开始盯着中间看。

一篇文章作假没作假,有经验的研究员经常能够看出来。在这方面,写过毕业论文的学生大概都有印象,觉得导师就像是火眼金睛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随身带着法神 修真界为何如此有病 如期 火影,我的斑是女孩子啊 我的世界之辐射风云 影帝总想跟我秀恩爱 傻瓜修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