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chater17 行为心理分析学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的反复砍击,导致死者的容貌完全损毁。这种发泄行为,提示了凶手是对死者的面容产生了仇恨,所以才会反复砍击她的面部。经过对具备这种心理特征的人的调查,最终发现凶手是死者的闺蜜,因为闺蜜的男友总是会迷恋上死者,所以闺蜜因妒成恨,于是杀人、毁容。

4.加固行为

在有的命案现场中,凶手为了确定死者一定会死亡,会有一些加固的行为。比如在勒死的死者脖子上多系一条绳索然后将死者吊起来,或者在已经死亡的尸体上多扎两刀。

一个公司老板被人杀死在公司里,法医在对尸体进行检验的时候,确定死者是被钝器打击头部,导致颅脑损伤死亡。在死者的额头部位,法医还发现了两处和其他不同的挫裂创。这两处挫裂创颜色发黄,周围没有充血肿胀的迹象,说明这两处损伤没有生活反应,是死后损伤。凶手为什么要在死者已经死亡后,又打击了死者两下呢?法医认为这是一个加固行为,凶手害怕死者还没有死,一定要确定其死亡。这一行为说明死者应该认识凶手。根据这一推断,侦查员在死者的社交圈中进行了排查,迅速锁定了公司秘书就是这起命案的凶手。

5.伪装行为

有的凶手在杀死人后,为了转移警方视线,会对现场进行伪装。一个女子在家中的卧室里被人杀死,而她的钥匙却掉落在大门口。

同时,家中所有的家具里的物件都被翻乱。专案组一开始认为这是一起侵财案件,凶手尾随被害人到其家中,在被害人刚刚打开大门的一瞬间,凶手冲入,并且将死者挟持到卧室杀死。但是法医在对现场进行勘查后,发现死者家大门口的一双男式拖鞋上有几滴喷溅状血迹。这说明凶手在行凶的时候,这双拖鞋就在卧室的尸体旁边。那么,哪个劫匪会在抢劫的时候换拖鞋呢?法医判断这是一起存在伪装行为的案件。凶手穿着拖鞋和死者一起进入了卧室,并且在卧室杀了人。杀完人后,凶手故意把现场翻乱,并且把死者的钥匙扔在了大门口,伪装成一个尾随抢劫杀人的现场。破案后,凶手果真是死者的姘头。

6.愧疚行为

并不是所有的杀人犯都是穷凶极恶的,有些凶犯在杀人后,会感觉愧疚,并且做出一系列行为,称之为愧疚行为。

在一个老太太被杀害的案件现场,法医通过现场勘查后发现,老太太凌乱的衣着被人整理过,而且凶手还用一个手帕盖住了老太太的脸部,老太太尸体的旁边还有一个摔碎的碗(当地的风俗:人死后,要摔一个碗表示对死者的慰藉)。法医认为,这是一个存在愧疚行为的现场,凶手在杀完人后,有明显的愧疚行为。并且以此推断,凶手应该是死者的亲人。破案后证实,杀死老太太的就是她的亲孙子。因为老太太对她亲孙子过于溺爱,有求必应,这一次她的孙子因为要钱未果,一怒之下杀死了她。

7.无意义行为

还有一些现场,会发现凶手有一些无意义的动作。在一起两人被杀案的现场,法医发现女性死者在死亡后,在她的后背

部,被人用刀划了数十刀浅表的划痕。这一行为是毫无意义的,既不是泄愤也不是加固。法医通过这一行为,认为凶手是一个心智不全的人。破案后证实,凶手果真是死者隔壁邻居家的一个弱智青年。

以上列举的就是法医经常会发现的几种特殊行为,这些行为根据案情的不同,也会推断出不同的结论。当然,这种推断有的时候也会犯错,所以法医必须要找到充分的依据才能依次推理,防止给侦查部门造成误导。

但是不管是什么结论,这种行为心理的分析,是帮助侦查部门破案的一柄利器。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实战经验的累积,法医们会更加灵活、准确地运用这门学科,为提高破案率、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做出更大更有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坟场之书 小护工他总想嫁人[古穿今] 盖世天骄 七零乡间食记 影帝家的四岁小萌娃 黑化值清零中 绝版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