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2章 开启自己的心智 (第2/1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人生初始,一个人的心智能力几近于零。新生婴儿几乎只有“反射”能力而已。饿了、疼了、冷了、热了……只要不舒服只有一种“反射”——哭;而舒服了、满足了,就产生另外一种反射——笑。而作为人类最终所必需的种种能力,新生婴儿实际上无一具备,他们只是具备获得那些能力的潜力而已。

然而,人类之所以与其它动物不同,原因之一在于人类拥有比其他动物更为发达的“大脑额叶”,乃至于人类天生拥有比其他动物更为优秀的学习能力。通过“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同样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抽象推理能力”,最终,一个人的心智可以被开启、培养、发展,可以被重建,再进一步甚至可以被反复重建。

我不同意“智商天定”的解释,同样也并不接受“大约75%的智商是基因遗传决定的,而其余的25%则受后天环境影响”的说法。因为后者依然建立在不区分“心智”、“智力”、“智商”之间的微妙差别的基础之上,进而忽略“心智”成长的重要性。

我的基于观察的结论是,一个人的心智顶多有1%是基因遗传决定的。新生的婴儿,但凡正常情况下,都具备人类天生所拥有的“反射能力”和“学习能力”。天生的“反射能力”或多或少在快慢上存在一些差异;而天生的“学习能力”也只是最基本、最原始的那种能力——比如,模仿相对更容易一些,而逻辑思考能力尚未形成。“反射能力”差一点,可能表现为“反应迟缓”,但这与最终一个人能够拥有的心智能力强弱程度并无决定性的联系,要不然就无法解释爱因斯坦这样被人们视为“天才”的人为什么幼时看起来却像所谓的“弱智”。最初的“反射能力”以及最原始的“学习能力”构成一个人心智最初的1%;而剩余的99%,实际上应该都是后天积累的才对。当然,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对于很多人来讲那99%中的大部分已经积累完成了。

当一个孩子被夸奖为“聪明的孩子”的时候,应该被夸奖的很可能或者说更可能是这个孩子的父母。“更聪明”的父母生出来的孩子实际上不一定在出生时就比别的孩子“更聪明”——就算“更聪明”也不会“更聪明”多少,差异无论多大也都局限在那1%以内。然而,“更聪明”的父母的孩子,在随后的成长中每时每刻都有更多的机会耳濡目染并学习模仿“更聪明”的行为,而最终也就“变得”(也“显得”)“更聪明”——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会发展得更为迅速。

说通俗一点,心智这东西“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心智一旦开启,就可能因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星空战帝 万人迷omega幸村 媚骨娇嗔(重生) 美人妻女侦探司空月儿 反派认女主作师尊[穿书] 重生归来:玄学千金在线打脸 在柯学世界重建三刻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