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西西里 (第2/9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发生报复性大批量杀人案。巴勒莫街头巷尾闪动着黑手党的身影。照料我们公寓的一个叫桑德拉的女孩的男孩子朋友不久前就被黑手党杀死。并非他本人做了什么,他父亲曾是黑手党干部,仅仅由于这个原因,他在巴勒莫街上行走时被自动步枪射成蜂窝。

“不是什么稀罕事的,在这里。”桑德拉耸耸肩,面无表情地说。

城市笼罩在冷漠阴暗的气氛中。倒也不是说有什么实际阴暗,只是觉得无论去哪里都好像隐约蒙了一层薄膜。在餐馆吃饭也好,进邮局寄信也好,去蔬菜店买菜也好,或者上街东游西逛也好,反正到处都可感觉出这种阴暗挥之不去。就连身为外国人和局外人的我长住起来,都被整个卷入这阴暗的氛围中。在旅居巴勒莫期间我们最讨厌的,就是此种无可救药的阴暗。这种阴暗,可以说是无论怎么挣扎都找不见出口的绝望阴影。看统计数字即可得知,西西里的经济衰落得堪称崩溃。人们穷,工资低,失业率高,如火烹油的意大利经济根本没有惠及这座南方的海岛。北部意大利呈现的富裕和活力在西西里踪影皆无,西西里有活力的,仅仅是黑手党控制的地下经济。

人就在几十个市民眼前被击毙,而警察却一个目击者也找不出来。谁都没有看见,匪夷所思。在枪声传来的一瞬间人们都目视别处。多数警察被黑手党收买,此乃尽人皆知的事实。拒绝收买的警察和法官屡屡遇害。一个背叛同伙向警察作证而直接逃往美国的黑社会干部,其留在西西里的一家老小全被杀害。因此,人们概不多言,缄口,闭眼——城市气氛若不阴暗,反倒是咄咄怪事。

不过比之黑手党,我们更要注意的是汽车。因为巴勒莫路窄车多,而且横冲直闯,以致百分之九十的汽车都伤痕累累。在巴勒莫找出没有伤痕的汽车,或许要比在日本找出有塌坑的梅赛德斯奔驰还要困难。到处有汽车“叮叮咣咣”相撞。信号灯本来就少,而行人又几乎全不遵守。多数人行道被停靠的汽车封死。虽说这可以说是遍及意大利全国的交通状况,但以巴勒莫为登峰造极。我是顶喜欢散步之人,然而在西西里可以说几乎没有外出的心绪,一想到那洪水般的车流就万念俱灰。

还有无休无止的噪音。

我住的公寓面积还可以,在巴勒莫算是舒服地方,尽管如此,汽车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头都有点痛了。半夜尤其厉害,巡逻车或救护车“叭叭叭”满街飞奔,车动不动就“滋——”一声急刹车。车上装的防盗报警器不知因为什么“啾啾啾啾——”响彻四方。被挡在后面开不出车的车主“笛笛笛笛——、笛笛——、笛——”按二三百次喇叭。如此情况绵绵不断持续到后半夜三四点。从寂无声息的淡季米科诺斯一下子来到这等地方,简直是堕入地狱。陀思妥耶夫斯基暗示有另一种内省式地狱存在,而对于我,这个程度的地狱足矣足矣。

在这样的城市住了一个月。那期间一直写《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在此写出六成。和米科诺斯不同,这里天黑后也不能外出稍事散步,说难受也够难受的。想换个心情也换不成。所以离开巴勒莫出去短途旅行了两次。一次去陶尔米纳,一次去马耳他岛。返回巴勒莫,又闷在房间里写作。

天天都写小说是很难熬的。有时甚至觉得自己被敲骨吸髓似的(也许你说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小说,但作为写的人此乃实实在在的感受)。但不写更加难熬。写文章不易,可是文章方面要求我写。这种时候最要紧的精神注意力,将自己投入那一世界的注意力——必须尽可能长时间保持这种力。这样,就可以熬过当时的难熬。同时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具有圆满完成创作的力。

脑袋日复一日处于慢性痴呆状态。蓦然回神,已经血涌头顶,意识模模糊糊,脑浆充气一般膨胀开来。这也是全神贯注写小说的缘故。注意力过于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嫁给铁哥们 除了吃,我什么都不会[星际] 神医丑女:囤货流放有空间! 豪门后妈种田日常 综影视:社恐万人迷是只小魅魔 南北朝那些事儿3:乱世枭雄卷 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