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说说大清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汉人才内行,当然应由内行来完成;朕做你们的“推手”就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权给权——这种绝对放手,绝对倚重的态度,不但为他自己树立了开明有胸怀的形象,而且为“大清”后来的统治也传下了一以贯之的方针性“遗产”——只要继续做着此事,满汉在文化上已成一家,便几成无可争议的定论矣。文化上已成一家了,那么“大清”再也难分究竟属汉还是属满了。

相关联的情况是,斯后,一批满腹经纶的汉人文史学者,每以进士学位,加入了浩瀚的文化工程,钻进文山,潜入史海,皓首穷经,无怨无悔,且引为无尚之荣幸。因为,给待遇,给尊重。无缘跻身此列者,有抱憾终生之感。

如果做一份表格,以对比之法呈现直观效果的话,定会使我们今人诧然愕然——表格将显示,正是在同一历史时期,西方诸国不但在科技研发方面硕果累累,在文化特别是在社会学进步方面,也可形容为思想的火花四射。宛如吾国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思想先进的步伐却远远超越,不可相提并论也。

而反观吾国,表格之上,除了《四库全书》《全唐诗》及几位清代书画名家还有《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小说外,留白令人汗颜。

文人士子的文化思想能动性,经元之镇压,明之打击,清之诱导,差不多等于被完全阉割了,奴化得软塌塌的了。

若据此断定清比以往朝代都特别来劲的尊孔倡儒,根本上是一大统治阴谋,却又未免过于阴谋论了。

窃以为,与历朝汉家“天子”相比,清皇帝的大多数,对儒家学说尤其是孔子思想的尊崇,或许确实真诚度多一些。这乃因为,孔子者,汉人也。经历朝历代之灌输,从士人到民间,未免有“噎食”反应矣。而对于满人皇室,却如同一片新的文化天地。最深以为然者,恰是汉人已倒胃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诲。

先是,努尔哈赤在北方建立政权后,为政权巩固计,忍痛幽死乃弟,处死亲子。且历睹草原各族王骨肉血亲之间,因争夺领导权,父疑子,子恨父,叔侄兄弟互相戮害,频生感慨。对于汉人这边改朝换代的血溅宫闱,手刃亲人现象,亦闻之不少,却只能徒唤奈何而已。他身边的汉人近臣,遂向其陈儒家思想片段,谨供参考。实际上,清灭明前,其皇族子弟中有望继位者,已对孔子略知一二了。这并不影响他们灭明的野心,反而有助于他们灭明前的文化思想准备。所谓彼一时,此一时,取所有用,弃所不用,活学活用。

凡皇帝者,无须孔子教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意识全都非常明确——君君之释,即我怎么当皇帝我百分百做主,毋庸任何人置喙;你们怎么为臣,也由我来定条款,都识相点;朕即为朕,父子之间,亦君臣也,故朕又是父皇,非一般百姓人家那种父;君臣之间,亦父子也。故为臣者,不论岁数多大,在朕面前,那也是子……

没有一个皇帝,不是如此这般来理解的。至于什么仁义礼智信,那是对百姓的教化,若也用来要求朕,简直就是“反教”了,大逆不道,罪该万死。

自康熙始,清皇室对子弟们的学业抓得是很紧的,如同当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而皇室子弟们的学业亦重,殊少玩乐时间,亦如当今高考前的学生,却没人替他们呼吁减压。直至十八岁成人后,才终于从学业压力之下解脱,于是有那天生难成才者,纵情声色犬马,不求上进也。而成为皇位继承候选人的,仍需继续深造,如当今之学子读研读博,导师是不可少的人物。

皇家子弟的学业内容多门多类,不但要学满文,还要学汉文、蒙文;满史汉史,并教并学;“四书五经”之类,亦必学课程,绝非选修课;还要学诗词歌赋,学满汉民俗朝仪、祭祀大典的步骤;骑射是他们的看家本领,弓马之技尤得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玄门传说 追逃十二女警 麻烦别来沾边 穿为阴冷掌印的亲闺女 我在修真界做亿点小买卖 闺女惨死后,年代老实人爹觉醒了 明天再做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