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序:步入智慧的殿堂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在近代历史上,中国不是太给力,被近邻日本打得有点儿惨。

单以国土面积、物产储备以及人力资源而论,中国都没理由挨打。但历史摆在这里,中国不仅挨了打,而且还被打得惨不忍睹。甲午海战的惨败,马关条约的耻辱,八年抗战的艰辛,南京大屠杀的残酷,至今仍是我们民族的伤痛。

庞大的中国,何以沦为泥足巨人,被近邻日本肆意蹂躏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年轻时代的蒋介石东游取经,去日本寻找强国之策。到了1932年6月6日,蒋氏发布《中国的立国精神》,称:“要知道日本所以致强的原因,不是得力于欧美的科学,而是得力于中国的哲学。他们日本自立国以来,举国上下,普遍学我们中国的是什么?就是中国的儒道,而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国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他们窃取‘致良知’哲学的唾余,便改造了衰弱萎靡的日本,统一了支离破碎的封建国家,竟成功了一个今日称霸的民族……”

情况确实是这样,日本从欧洲进口了大量的知识和设备,但是欧洲人并不认为是他们影响了日本,日本人也不这样认为。因为日本人手不释卷的,就是王阳明的著作。譬如日本被誉为“军神”的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专门刻了个印章,上书:一生伏首拜阳明。东乡平八郎就是凭了他对阳明心学的领悟,在海战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将日本推上了世界强国的高峰。

那么,为何中国拥有王阳明,却惨遭日本蹂躏;而日本作为学生,反而能称雄世界呢?

著有《日本之阳明学》的高濑武次郎解释说:大凡阳明学含有二元素,一曰事业的,二曰枯禅的。得枯禅之元素者可以亡国,得事业之元素者可以兴国。中日两国各得其一。

但实际上,阳明心学虽然博大精深,但也是一以贯之,单纯地把阳明先生的思想一刀切两片,说中日两家各得一片,这种说法明显有问题。

阳明心学也确有枯禅的成分,有事业的成分,但枯禅是第一阶段,事业则是第二层次。

说明白了就是,后学者先得弄明白阳明先生的思想与学问,如老僧坐禅般苦苦思索,这是第一阶段。而后是将自己的心得领悟,落实到实践中来,这就是日本人所谓的事业元素。倘若第一阶段的工作没有完成,连阳明先生的思想智慧到底是怎么回事都不清楚,又谈何知行合一?

这就是近代中国的悲剧了,日本人真正掌握了阳明先生的思想与智慧,而我们却是连皮毛都丢了。连我们自己所拥有的智慧与思想都没有掌握,第一阶段都没有完成,如何能够与已经晋级到更高阶段的近邻日本相比?

然而,我们何以会将阳明先生的智慧与思想丢掉?

这个问题的另一个表述是:阳明先生又是如何石破天惊,领悟到了那知行合一的深邃思想,并在实践中加以体现应用的?

还有,阳明先生究系何许人物?为什么他能够于智慧领域开创基业,成为垂万世而不朽的思想宗师?他创立的阳明心学的思想与智慧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能够让获得这一思想与智慧的小小岛国登上世界强国之巅?为什么又会让失落了这一智慧的近代中国,沦入被动挨打任人欺凌的境地?

现实中许多人,都能够对阳明先生的思想与智慧居高临下地评点一番。然而,正如日本人所讥笑的那样,这些所谓的评点,不过是无知者的妄言,是皮毛之论,远未突破枯禅之阶段,根本无法应用到实践中来。如果能够的话,那么近代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国家不应该是日本,而应该是我们才对。

所以我们关注阳明先生,并追寻他在历史上留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帝尊 虐文总裁觉醒了 韩娱之保镖 咒术师怎样柯学拯救生存率 我绑架了时间线 让你改造反派没让你加入啊 穿成女主的恶毒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