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前言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第2/5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智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3/1-200603163610924.jpg" />

吕祖谦像

&ldquo;里巷人&rdquo;就是现在网络上所说的&ldquo;乡民&rdquo;,如果读了几十年的书,碰到事情除了跟乡民们一样凑热闹,发表一点个人的感想外,却对于如何解决事情,一点方法也没有,那读书有什么用?如果读了这么多历史,自己却在应付现实事情时,半点帮助都没有,那学历史有什么用呢?各位对此难道没有疑惑吗?

<b>怎么读历史才能有用呢?</b>

当你读一本历史书,读到书中的古人面临重要的抉择时,请你这时立刻把书合上。

好好想一想,如果你身处对方的位置时,你会如何决定?做什么样的决定?把一切都想清楚后,再把书打开,看看这个人物是怎么做的,他最后做了什么样的决定?他的决定带来的是成功还是失败?原因何在?然后比较自己与古人,在选择和方法上有何异同之处?

<b>这种学习历史的方法,重视的不是&ldquo;记忆&rdquo;,而是&ldquo;思辨&rdquo;。</b>

像吕祖谦这样学历史,每个人都可以透过一件又一件史事的锻炼,一位又一位人物的分析,来一步步锻炼自己的思辨。最后不仅历史知识会有所增长,连处世智慧也会不断提高。

事实上不只吕祖谦这么读历史,清代的名臣左宗棠也是这样读历史的,他说:

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左宗棠比吕祖谦更进一步,他不但要读史者&ldquo;设身处地&rdquo;地思索古人为何这么选择,还要我们当自己面临现实中的抉择时,去设想如果是你学的那位古人处在这个环境下,他会如何做出决定。

历史学在古代如此被重视,绝对不仅仅是为了&ldquo;陶冶人文情怀&rdquo;&ldquo;丰富人文素养&rdquo;而已。古人重视历史,是因为历史有很强烈的实用性──它教导人们如何从前人发生的无数案例中分析事情,了解成功和失败的道理。这也就是太史公所说的,读史是为了&ldquo;原始察终,见盛观衰&rdquo;(出自《史记&middot;太史公自序》)、&ldquo;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rdquo;(出自《报任安书》)。

如果你读完了一本书后,书还是书,你还是你,没有任何改变,你就等于没读过这本书。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要拿书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历程不断相互印证,不断地去思索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前人的智慧,最后将书上的道理与自己的生命融合为一体,让古人的智慧为己所用。

这样读书、这样学历史,才是真正有用的方法,历史学也才能成为一门真正有用的学问。

什么是&ldquo;思辨&rdquo;?

真正的历史教育应该重视&ldquo;思辨&rdquo;,但什么是&ldquo;思辨&rdquo;呢?

在这里,我举个大家熟知的例子来说明。相信各位在中学课本里都读过《木兰诗》这篇诗歌,诗歌的一开头是这样说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b>请问各位,&ldquo;唧唧&rdquo;是什么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再撩一下试试 藏在我心底的你 王者学霸系统 帝宴:天下永乐 界隙穿梭李云龙抗日援朝双界传奇 异境龙闻 锦绣凰图之重生侯府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