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四章 笑谈渴饮倭奴血 (第1/1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b>夏炯</b>:绰号“夏马刀”。毕业于泸州讲武堂,他在杨森帐下,属于一个优点和缺点都十分突出的战将。

<b>木下勇</b>: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六期、陆军大学第三十七期。时任第十一军参谋长。

<b>阿南惟几</b>: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八期、陆军大学第三十期。时任第十一军司令官。作战以沉稳著称,但有时也不失真性情。

<b>杨干才</b>:第一三四师师长。作战特点是快、准、狠。

<b>青木诚一</b>:第四十师团师团长。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第四十师团负责进攻第二十军所在的平江地区。

<b>今村</b>:第四十师团参谋长。在指挥上与青木有分歧。

<b>岛村</b>:第十一军作战主任。战略思想上与阿南司令官南辕北辙,阿南要第四十师团铲除第二十军的威胁,他则认为应把第四十师团调到湘北正面作战。

<b>神田正种</b>:第六师团师团长。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三期、陆军大学第三十一期。他曾以第六师团第四十五联队长的身份,参与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其部是南京大屠杀的主凶之一。

<b>王耀武</b>:生于山东省泰安市。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时任第七十四军军长。

<b>廖龄奇</b>:生于湖南省祁阳县。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时任第七十四军所属第五十八师师长。战败后因“临阵脱逃”罪被捕枪决。

<b>杨汉烈</b>:生于四川省广安市。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六期。他是杨森的二儿子,也是杨森唯一一个从军抗日的子女。

在发现自己指挥出现严重失误的那一瞬间,杨森曾经有过廉颇老矣式的惶恐,但这也就是那么几分钟的事。

桥归桥,路归路,活着就得有点抗击打能力,这叫强人本色。

杨森当初攻占通山,出发点是为了巩固平江,但收复南林桥,让他有了意外的发现,那就是打日军侧面或背后的破袭战,代价不高,收获很大。

军委会和第九战区总结第一次会战胜利的经验时,也提到,先前杨干才攻克南林桥,影响了日军的运输系统,打乱了冈村的战略部署,使其不得不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准备,会战由此拖延了将近半年之久。半年时间,对于湘北的防御部署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杨森前后贯通,对破袭战、游击战、运动战与民众组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当然,所有战术究竟高明与否,靠的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必须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和进一步打磨。

第二十军身处抗战最前沿,机会从来不缺,这次试验的对象是通城日军。

杨森把副军长兼第133师师长夏炯唤上阵来。

夏炯喜欢打个人的小九九,热衷于往上爬,早年便以“泸讲”首领自居,搞小团体,排斥其他军校的学员。除此之外,他在军中的声誉也不如杨汉域那么好,有“威有余、德不足”以及“为威不怀德”的恶名。

从当团旅长开始,每逢战争,夏炯就派几名卫兵扛着马刀随行。这些马刀都有用途,谁要是敢擅失阵地或临阵脱逃,夏炯就会毫不留情地砍掉他的头。死在他刀下的连排长和士兵不在少数,当然其中也不乏冤枉的,所以人称夏炯为“夏马刀”。

正是出于这些考虑,杨森认为夏炯还缺乏整合和统领第二十军的能力,然而与此同时,夏炯又是一个优缺点都十分突出的人,你只要冷冻他一下,让他全神贯注地去指挥作战,就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夏炯最大的缺点,恰恰就是他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威”。

在他眼里,真实的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强少 狂探 快穿:这是什么,反派!亲一口 一世倾城:魔尊的妖孽爱妃 仙道厚黑录 盗墓:什么毒什么伤,全冲我来! 逐星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