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五章、声名远播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唐使”并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遣唐使”这个组织规模很庞大,最多可以达到五、六百人,分为正史、副使、录事、翻译、医药师、僧侣及阴阳师等;还有水手、杂役人员等。

从贞观四年一直到唐昭宗乾宁元年(公元894年),日本共17次派“遣唐使”来唐朝,遣唐使的人员来到唐朝的任务并不是旅游观光,而是每个人依据自身的职责和特长,接触唐朝各个领域的人,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等到回国时,将在中国学到的施政理念以及各个领域的技术传回本国,从而对日本国家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唐朝对于日本的“遣唐使”很是欢迎,每次都是毫无保留地向日本人传授着各方面的成功经验。

那么日本向唐朝学习,究竟为本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贞观十六年(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下令全国革新,而这种改革的参照对象就是唐朝,孝德天皇之所以唐朝为参照对象,就是因为听取了贞观初年派往唐朝的遣唐使高向玄理、南渊请安的建议后,下定决心进行改革的。

由于这一年是日本的大化二年,所以称为大化革新!

这次改革是一次依照唐朝制度自上而下进行的一次改革,相信如果没有遣唐使在唐朝学到的知识,日本是不可能进行这样改革的,在这次改革中日本效仿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设立官职。

法律方面,仿效《唐律》,颁布《大宝律令》,其中规定的五刑、六议、八虐是唐代刑法的山寨版本。

经济方面,打破日本传统的氏族制,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将土地归国家所有,土地租用者向国家负担义务。

除此之外,在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也向唐朝学习,例如当时日本京都的建筑完全仿照长安的建筑所建,甚至说京都的街道几乎和长安完全一样,也有“朱雀大街”、“东市”、“西市”等名称。我们今天看到日本皇族所穿的和服,其实就是唐朝的服装,称为“唐服”。

大化革新追慕唐风,其延续时间将近一百五十年之久,直到后来的奈良时代宣告结束,而在这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日本削弱了奴隶主的保守势力,逐渐形成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而且通过大化革新,天皇被奉为最高的权威者。

如此看来,日本的进步,实在不应该忘记唐朝这位“老师”,可惜的是,一千多年后,日本这位“学生”,实在有负师恩,居然将重重的拳头瞬间砸向曾经的“老师”,而且一通锤砸就是将近100年的时间,难道他们不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吗?

或许他们懂,或许在他们的心中,曾经的老师只是一个被利用者!

在孝德天皇下令改革的20年后,中国和日本就迎来了历史上的首次交锋——白江之战,这次交锋以唐朝全胜告终。

事实证明,学生要想超过老师,是要经过时间洗礼的!

不过在贞观初期,日本还是很老实的。

此时的唐朝是全世界瞩目的地方,在长安,你可以看见中亚人、日本人、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也许你猛然间抬头看到的人,或许就来自万里之外。

是的,长安,一座万世瞩目的城市,因为它那豪放豁达的胸襟,因为它那海纳百川的胸怀!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学霸开始 怎么还不哄我[娱乐圈] 重生成O,我在星际传播华夏文明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先婚后爱:闪婚老公100分 锦衣异闻录 绿光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