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二部分:反恐训练营 (第1/16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区域居民服务的邮政局

马里兰州的西欧登顿镇根本就谈不上是个镇,此地只有一个为这一区域居民服务的邮政局,几个加油站和一个“711”便利店,还有几家普通的快餐店,为那些开车从马里兰州的哥伦比亚市到华盛顿特区上班的人提供高脂肪的早餐。距离朴素的邮政局大楼半英里的地方,有一幢小高层办公楼,那是一座平淡无奇的政府建筑。它有九层,宽阔的前庭草坪上有一座用灰砖砌成的矮碑,上面镶嵌着银色的字“亨得利协会”,也没解释这亨得利协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机构,连个暗示也没有。大楼的屋顶是平的,钢筋混凝上铺着柏油沙砾,上面有一个小小的电梯机器房,还有一个看不出派什么用场的长方形屋子。实际上,它是用玻璃钢制成的,白色的,能透过电波。这幢楼不一般之处仅仅在于一个地方:除了几间高度不超过二十五英尺的旧烟草仓库,从位于马里兰州米德堡的国家安全局,以及位于弗吉尼亚州兰利的中央情报局望去,它是这条直线上惟一一幢高于两层的建筑物。有一些企业家曾希望在那条视线上盖楼,但规划申请从来没被批准过,出于许多原因,他们全都未能如愿。

大楼的后面是一个小小的天线接收场,与当地电视台的发射和接收装置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区别——六个六米宽的抛物面天线放置在十二英尺高、金属丝状顶部的一个旋风器围栏内,分别指向不同的商业通讯卫星。这整套体系其实根本没那么复杂,在马里兰州霍华德县占地十五又三分之一英亩,在那儿工作的人们管它叫“反恐训练营”。边上就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应用物理实验室,一个历史悠久、被公认为有着敏感功能的政府咨询机构。

对于公众来说,亨得利协会是个做股票、债券和国际通货的机构,也怪,就是和公共事业没一点关系。也没听说它有多少客户,但据传闻它对当地的慈善事业却颇为积极(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院据说就是亨得利慷慨解囊的主要受益者),却一点儿消息也没透露给过当地媒体。事实上,它根本没有公关部。也没传出它做过什么出格事的小道消息,虽然它的首席执行官据说有过一段麻烦的过去,因此,他羞于抛头露面,仅有的几次,也被他巧妙而得体地搪塞了过去,直到最后当地的媒体停止发问。亨得利的雇员散居在当地,大部分居住在哥伦比亚县,过着中上水平的生活,差不多就跟比弗Beaver,美国一电视剧中的人物,其父被誉为好父亲的典型。的父亲,沃德·克里弗,一样出色。

小格拉德·保罗·亨得利原先在生意场上有份受人瞩目的工作,这期间,他积累了一份可观的财产,在四十岁不到的时候,转而投身公职选举,很快便成为南卡罗来纳州选出的参议员。旋即,他又因在立法中持不同政见而名声大噪,这一派通常回避特殊利害关系与竞选运动的资助者,政治态度相当强硬,在公民权利的问题上倾向自由,但在防务和外交上则相当保守。他从不回避表达他的主张,因而给记者们提供了绝佳的、妙趣横生的新闻素材,渐渐的,有传言说他有望问鼎总统宝座。

然而,在他的第二个六年任期接近尾声的时候,他遭遇到巨大的个人悲剧。在刚出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县的一八五号州际公路上,他们一家乘坐的旅行车撞进了一辆肯沃思牵引挂车的轮子底下,他失去了妻子和三个孩子。这个毁灭性打击是个预兆,那以后不久,在他开始竞选第三个任期的非常时期,更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通过《纽约时报》上的一个专栏,人们开始知道他的个人投资财目——对此他从来都秘而不宣,声称既然他不搞金钱竞选,除了泛泛而谈,也就没必要公开他的资产净值——有证据显示存在内部交易。这种怀疑经报纸和电视的深度挖掘被证实了,尽管亨得利声称证交会实际上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凌辱女友 铁血雄兵川军团:强人本色 四爷侧福晋我绑定了种田强国系统 我只是不想做鼎炉而已 君臣之上 陌上剑师 先生,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