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78章 (第1/5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酆都大帝在得知少年的需求时,便第一时间派下属在古籍里翻找。

众鬼死后所著的古籍均有记录在册,只是大多是记录生平的自传,单独撰写某一类专业书籍的不多,需要极高的艺术造诣。

若有此成就,恐怕在人间便已著书立说,不必到鬼界才圆这个梦。

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虽然有名,但是烧造时间极短,持续时间仅有20余年。

而北宋时期,皇帝还未设立督陶官这种专门负责监督御用瓷器生产的官员。

督陶官是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后,由明代开始设立的,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

没有专门的责任人,加上汝瓷的烧制步骤复杂,肯定不是一个窑工负责,这无疑为查找配方增加了不少难度。

鬼差们在上司的指示下,翻阅了宋徽宗时期残留的全部相关古籍,从窑工们的只言片语中慢慢拼凑出一部分汝官窑的配方,只是全不全面就不得而知了。

将所有关于汝瓷烧制的记录全部誊抄在一起,冯大师拿到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约有四五十页。

为了保持信息的完整性,里面夹杂了窑工失败的记录和一些乱七八糟的吐槽,需要冯大师和几位好友好好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在对方仔细研究的同时,云舟也开始进行瓷器修复工作。

首先是修复能拼成完整器的单色釉和青花瓷器,需要清洗、拼对、粘接、打底子、用喷笔上釉这五个步骤,相对比较容易。

这一类的瓷器修复他并不陌生,但这是他第一次在没有冯大师的指导下独自进行修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目前摆在他面前的是清康熙时期青花将军罐的碎瓷片,一共27片。

整体拼凑起来属于大器型的瓷器,而且带有盖子,在数百年内保存得很完整,尤为难得。

将军罐是盖罐的一种,器型丰满流畅,可用来储水、储物,也可作为观赏器具。

它的器型为上腹圆润、中腹内敛、下腹渐收向外撇的形状,底部平坦无釉。盖子为圆盖,中间有宝珠状的凸起。

因其造型饱满,且盖顶宝珠高耸,很像古代将军所带的盔帽,大气恢宏,故名将军罐。

同样,作为盖罐,顶部的盖子在日常使用中很容易打碎,有盖子的凤毛麟角。

这些碎片或许不是同一时期打碎的,可无论怎样,带有盖子便极为难得了。

落地窗旁光线充足,云舟先将组成盖子的4片瓷片挑出来,放在一旁。

继而将剩下的23片碎瓷片按照从罐体底部到上方的顺序,从左到右依次排成一排,拿过黏性很低的纸胶带,开始尝试着将其拼凑起来。

来回实验了很多次,确认好拼对顺序后,他在碎瓷片上用可擦的油性笔在一一编上序号,将纸胶带撕下来,将碎片按照顺序重新排列在无尘布上。

在脑海中反复记忆了几遍,云舟才开始调制粘接剂。

瓷器的表面是立体的曲面,不像拼图一样在平面上,瓷器在拼接的时候要保证每个方向、每个角度都完全对齐,拼接得毫无缝隙,才能达到无痕修复要求。

尤其是这种大器型瓷器,碎片数量很多,确认顺序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否则很容易出现前面的碎片全部拼好了,最后几片碎瓷片却对不上的情况。

他观察了一下裂缝的分布,一部分裂缝在白瓷,还有一部分在青花附近,对于调制的黏合剂也有相应的要求。

云舟翻开笔记本,按照之前冯大师指导的比例将天然生漆、超能胶、瓷粉等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对着自然光不停的调整。

无痕修复与其他修复不同,每一步都要做到分毫不差,尽善尽美。

这边加一点,那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上) 办公桌上的美味上司 庶出奸妃 南岳小录 闺袭 重生让我收获性福 在崩铁里捡到少年织田作是否搞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