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67章 六七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第67章 六七===

说话间,又有几个孩子拿着火把走过来,其中一个孩子相当瘦小,看着跟雷琛差不多大,皮肤干枯蜡黄。他恭恭敬敬的向王芳问好,无需搀扶便跐溜爬上去,灵活的像个小猴子。

“这是米亮,别看长得矮小,今年都七岁了,刚上小学一年级。吃不饱饭,孩子们就长不高”似乎觉得说这些也无用,王芳沉默下去。

曲靖也沉默了,半晌后拍拍雷琛的头,戏谑道,“小琛你看看,人家多能干啊,你还要小宇哥哥背”

雷琛眼睛睁的大大的,看着小朋友们一个一个跐溜的往上爬,再被曲爷爷一刺激,立马扭动着要下地。韩卓宇也臊得慌,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竟然这样没用,连七八岁的小孩都比不上。

“唉,你们小心点,千万别逞强”见两个孩子作势要上去,王芳连忙伸手去扶。

石头很滑,但下面有曲靖和王芳在推,上面有几个小朋友帮忙拉,两人最终还是上去了,膝盖和手肘蹭了很多泥巴,样子狼狈不堪。

宿主,我直到今天才发现自己对你的训练还是不够。9527很羞愧。

韩卓宇更羞愧。

接下来的路,雷琛说什么也不用背了,两人手挽着手,步行了两个小时后终于抵达了通源乡小学。说是小学,其实只是两间民房,中间连着一块儿水泥砌的空地,形成工字形。空地中间竖着一根旗杆,顶端飘扬着鲜红的国旗。

“这就是我们学校,条件比较简陋。”

王芳喘了口气,卸下沉重的背篓。韩卓宇把手里的蛇皮口袋放在地上,举目四顾。

比较简陋只是委婉的说法,事实上,两间民房已经破旧不堪,玻璃窗基本都碎了,用泛黄的旧报纸糊了两层,风一吹呼啦啦的响。数来数去只有四间教室,却要容纳两百多号人,不同年级的孩子还要挤在一间教室上课。实在腾不出地方做老师的办公室就只能把原先的猪圈改造成棚屋。虽说早就没有异味了,可看见摆放在角落里的食槽,那种感觉依然很奇怪。

曲靖知道山区人民生活艰苦,却不知道艰苦成这样。

孩子们上早自习的时候,他带着韩卓宇跟雷琛在外面看了一会儿,眼睛都湿了。

教室里的课桌已经十分陈旧,有的腿脚长短不一,下边用石头垫上。一年级跟六年级一起上课,各分两组。老师教一年级的时候六年级的孩子就安静的做作业,反之亦然。讲台上放着一个粉笔盒,里面全是用得只剩几厘米长的粉笔,甚至还有一两块泥块。孩子们手里的铅笔也都用得捏不住了才舍得丢掉,练习本正反两面都写满了字,有的还写到了黄色的封壳上。

这简直是另一个世界。

到了中午,一名老师敲响挂在屋檐下的牛铃,孩子们就陆陆续续出教室,拿起堆放在空地边缘的柴火,自己寻了石块垒灶做饭。

“想不想看看他们中午吃什么”王芳问道。听说这两个孩子每一餐都要有肉有蛋有新鲜的蔬菜,她只能感叹同人不同命。

韩卓宇跟雷琛默默点头。

曲靖这会儿正蹲在米亮身边帮忙垒灶。见小小的孩子利落的用打火石生火,架起锅子煮饭,他的表情非常复杂。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果然没错。

一小捧米半个小时就煮熟了,米亮掀开锅盖,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瓶子,赶了些酸辣椒进去搅拌,末了把红艳艳的米饭倒进碗里,吃得津津有味。

韩卓宇和雷琛艰难的咽了口唾沫。光看着就觉得好辣

再举目四顾,绝大部分孩子都是如此,还有的只带了家里剩下的隔夜饭,用开水泡一泡就吃。

“通源乡地处偏远,物资匮乏,气候又潮湿,所以这里的人不但爱吃辣,还喜欢把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玄门传说 追逃十二女警 麻烦别来沾边 穿为阴冷掌印的亲闺女 我在修真界做亿点小买卖 闺女惨死后,年代老实人爹觉醒了 明天再做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