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86.第86章 菊与刀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放入太庙以示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咸丰帝多么地想给老爹争回点面子,不过,天下大势,估计他这个愿望不仅不能如愿,他自己所受的屈辱比起道光帝来有过之而不不及也。

唐宁并没有答应谕吉要带他出去,我大清还没有留学、开国的机会,先把日本科技搞上去了,那我大清岂不是比历史上的大清还惨?

走在江户的街头,唐宁连续看到好几个叫“寺子屋”的建筑,终于忍不住问这是什么东西。原来寺子屋相当于小学,日语中的子与小同音。寺子屋起源于日本中世纪的寺院的教育。当时武士阶层的子弟往往被送到领地内的寺庙接受教育。以前只是给僧人学习的,后来普及到平民了,仍然叫这个怪名字。

江户的“小学”居然有这么多?这么说来日本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啊。唐宁问福泽谕吉整个日本的教育情况,谕吉表示江户应该有超过一千所寺子屋,整个日本则估计超过一万所,总之,基本上江户的男子全都识字。这个识字率也太高了吧?简直超过英法,甚至比重视教育的德国人更高。难怪……难怪日本维新之后追上列强的速度有如火箭一般。

日本重视教育是跟藩与藩之间的竞争有关吗?但是欧洲的中世纪也是分封,却不见有这样重视教育。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由于社会化大分工,单一工种的产生使得使用技术更简单,甚至还让英国的认字率略有下降。

唐宁对寺子屋的教材产生了兴趣,要求去瞅一瞅,在山本音吉和福泽谕吉的斡旋之下,调查了三所寺子屋,发现教材中的书信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庭训往来’,‘商卖往来’,‘百姓往来’各种往来。也有四书五经和儒学,但似乎比较重视地理、历史和人物,看来还是挺合理的嘛。

唐宁还是比较倾向于分封制对日本的影响,比如他们最高的统治官员,阿部正弘、井伊直弼什么的老中,全都是有实际封地的藩主,幕府里干不下去,可以辞职去自己的封地去颐养天年,待遇没差多少,却基本上不会受到幕府的致命威胁,所以,日本的官场是一个有相当弹性的官场,你死我活的宫廷政变就少了些。藩主对自己封地的归属感使他们更愿意发展自己土地,藩学什么的也就更发达些。大清国则学会了不知道哪个缺德家伙发明的流官制,主官只知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哪有心思建设根本不属于自己的城市?真正把儒学当成精神指引的只是少数人,你就是把一本完全不通的二次元设定当理论,也会有一些人当成真理的,何况儒学多少还有点道理。

如果唐宁来主政大清,当然不会再回到分封时代,可是把各省各市的自主权提升到相当的高度,相当于激发“藩主”的建设家乡的热情,那是必须的。嗯,也就是江户之行的收获吧。至于英国的识字率不高,那可能跟英国人习惯于让市场来决定教育有关,既然文化知识暂时没有那么重要,干么费那个劲呢?而德国人作为后进国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动力特别足,所以整个德意志地区由上至下的对教育的重视普遍比英国要强。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猜得到这位神级科学家是跑来日本“学习观摩”的。

唐宁还想去日本的佛寺去呆一呆,受一点禅宗宁静的熏陶,毕竟在镇江杀了那么多人,晚上睡得不是很踏实,杀人是为了以后拯救更多的人,多杀一点太平军,以后太平的速度就更快点,不过这么好的理由仍然不能让唐宁安眠。佛教还是有点用的,特别是禅宗艺术,这跟艺术感染力有关系。

唐宁去浅草寺上了一柱香,跪拜菩萨,模样颇为虔诚,法拉第也在一边,看呆了,世人都知道温莎大公是无神论者。林菲尔抢过养父手中的徕卡,抓拍了一张极其珍贵的温莎大公拜菩萨的相片,估计以后会有佛教徒拿这一幕来证明佛主才是真神,你们看,温莎大公大人都信观音菩萨。至于唐宁心中真实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工业中华 售卖星图起家,我统一碳基联盟 乡村少年 当忠犬攻不爱了[修仙] 一睡万年 死灵法师在末世疯狂屯兵 糟了!1999年的事情瞒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