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九十六章 采访录像 (第2/5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一天也就卖100索马里先令(1美元约合7600索马里先令)。”说着,阿布迪介绍起商品的价格,一小袋牛奶5先令,一支香烟5先令,一袋50克的花生10先令。谈到未来的打算,阿布迪明确表示,他准备要申请在这里长期居住。

画面中很快转到了一面由索马里文字,英语,华语三种语言组成的标语:“团结起来才能站立,分裂必然会倒下!”

改变命运寄望教育

在新难民安置点,53岁的易卜拉欣主动与林美琪打招呼。与这里的很多索马里难民不同,易卜拉欣在家乡本是一名农场主,曾经过着相对富足的生活。

“我与另外6个人一起承包了100公顷土地,那是一座很大的农场。”易卜拉欣说,他们雇用了30名工人帮忙,主要种植甘蔗、玉米、豆子、芝麻等,好年景时能产很多粮食,全家人能过上很好的日子。

但在过去3年,易卜拉欣位于索马里下朱巴州的家乡几乎没有下过雨,靠天吃饭的农民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不得已,他只好带着全家人步行35天来到这里。“路上很艰难,也有一些风险。”易卜拉欣说。在林美琪的追问下,他说,自己在路上被武装分子绑架了近8个小时,武装分子打他,抢走了食物,并把水倒在地上,还将他多年辛苦攒下的400万索马里先令现金抢走了。“为了保命,这是惟一的解决办法。”他说,后来他是搭了这块领地的军卡才来到这里的。

在易卜拉欣家的帐篷里,妻子和孩子裹着毯子睡在地上,锅、碗、水桶等凌乱地放在旁边。与周围的很多人比起来,易卜拉欣已经算是难民营中的幸运者了。但他说,还是成为这里的居民更好,在这里住帐篷睡地铺,而成为这里的居民就有床睡。

谈到未来,易卜拉欣最担心的还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他说,在索马里。几个孩子都能上学,到这里之后他也希望把孩子们送到学校去,但遗憾的是新难民营区还没有学校。“我以前是农民,知道种地的辛苦,因此不想让孩子们再种地了。”他说:“我要申请成为这里的固定居民,城里面有学校,我要送他们去学校接受教育。以改变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一个孩子在替母亲烧水,他们以卖茶维持生计。

最大抱负找份工作:

33岁的纳瑞斯来自索马里的盖多州,到这里已经有快50天了。他说,自己很幸运。没有经过长途跋涉,而是坐了4天的汽车来到博萨索。谈到家乡,他告诉林美琪,虽然家乡令他很怀念,但那里缺少工作机会,而在这里,只要成为城里的居民,那里有很多事情等着人们去做。

工作,这是很多在这里安顿下来的难民最渴望的。在这里不少人向林美琪诉说着工作的愿望。

“我的抱负就是找到一份工作。”围在林美琪身旁不到20岁的伯莱说。他在博萨索的难民营出生。并在这里长大。从没有出过博萨索。在说到工作时,他使用了英语中的“抱负”一词,而不是“愿望”。林美琪问他为什么用这个词,他说:“因为我很想有一份工作,但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我正在劝说我的家人。让他们一起加入这里,成为这里的居民,这样我就能有更多的机会找到工作。”

“我不想早上醒来,因为没有工作,就只能在大街上闲逛,或者在屋里抽烟。”

林美琪:“饥荒,希望永绝于耳的词汇。

在世界粮食计划署(wfp),饥荒这个词足以让我们在深夜惊醒,全身冒冷汗。饥荒是我们希望永远也不再听到的一个字眼。然而在今天的非洲之角,尤其是索马里南部的部分地区,饥荒再次袭来,困扰着那里业已承受了太多苦难的人们。

在过去6个月里,wfp加大了在非洲之角的行动力度,因为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干旱少雨、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婚非得已,男神的闪婚甜爱 穿越帝辛,作死的我横推了洪荒 神话原典大拯救 不死帝尊 万古不灭道法仙 玄天魔战记 噬天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