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34. 第 34 章 【大美食家】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腻。”

霍善听得心驰神往,由衷夸赞道:“屈子好会吃!”

太子刘据心道,屈子怎么说都是楚国王室,哪怕惨遭流放,见识也是远胜于许多人的。他能写入文章里的吃法焉有不好的?

可分享这种事,就是有听众旁听才快活的,太子刘据便便领着几个小萝卜头逛上林苑,边给他们讲述屈原在《招魂》中提到的别的美味,什么炖烂的肥牛蹄筋啦,什么醋溜鸿鹄肉啦,什么香喷喷的卤鸡啦,还有各式各样的糕饼和美酒,反正寥寥数言,足以叫人感受到楚国人的餐桌有多丰富。

霍善大为震惊。

屈原竟是大美食家!

李时珍几人:“…………”

李时珍忍不住给霍善分享一样和屈原有关的千古美食:粽子。

光凭大伙吃了这么多年的粽子,屈原确实值得在美食史上拥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比起什么包子馄饨,粽子倒是挺好弄的,摘些竹叶把糯米包起来就完事。

喜欢吃肉的加点肉,喜欢吃甜的可以加点红枣,只要你塞进去后能顺利裹起来,向往里头塞啥都行!

唯一的问题可能是北方大部分地区不产糯米。

说不准宫中有那么一点贡米。

不过人们一般是端午节包粽子纪念屈原,如今端午节都过了……

霍善听着李老头来自千百年后的美食分享,立刻表示纪念屈原不需要分日子,只要想纪念随时都能纪念!人对往圣先贤的缅怀,怎么能只局限于一年中的某一天?

他在长沙时已经从李时珍他们口中听说过屈原一次了,如今又从太子刘据口中听说了第一次,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和这位前辈的缘分老深了!

霍善立刻问太子刘据:“宫中有糯米吗?就是那种煮熟后黏黏的米!”

太子刘据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话题怎么就转到糯米上了?

霍善就给他讲了讲粽子的由来,要是有糯米的话他们可以去摘些竹叶,明儿一起为纪念屈原而包粽子!这可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勿忘先贤!

太子刘据没听说过这种风俗,可听霍善讲得有理有据,便说道:“我着人去问问,除了糯米还有什么要准备的吗?”

霍善向来是很懂顺杆爬的,马上滔滔不绝地给他讲起了各种需求,连肉粽要包进去的肉得提前用香料腌多久都给太子刘据讲了。

太子刘据自然记不住霍善这么多话,不过他身边跟着不少侍从,其中便有个记性特别好的。他等霍善讲完了,就命那侍从前去张罗。

今天已经来不及了,明儿一早他们就起来包粽子!

太子刘据到底还是个孩子,见卫登几人皆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由也格外期待这次集体活动。

他还没有亲手做过什么吃食呢!

既然食材有专人负责准备,霍善便提议一起去摘竹叶,要大大的宽宽的竹叶!

一群小孩儿浩浩荡荡地往离得最近的竹林跑去。

没有一个人想起气愤离去的李禹。

其实倒也不是没人想,一开始被李禹指着鼻子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金日磾就想了。

他想的是……李禹惹谁不好,惹霍善这三岁孩提作甚?

估计霍善连他名字都不晓得。

欺负小孩也不害臊。

哦不对,霍善好像没被他欺负到,还把他给气走了。

金日磾:“………”

完了,感觉更该害臊了。

霍善不愧是冠军侯的孩子,不说以后能不能像冠军侯那样骁勇善战,至少这嘴巴说起话来是像足了他父亲。

别看霍去病话不多,可像“匈奴不灭,无以家为”这种话,寻常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成偏执男配的早死白月光[穿书] 逝者证言:跟着法医去探案 闯广东 我的初中h 伪装小怂包[快穿] 小秀才和大猎户 食全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