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 91 章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

如果刘彻在这里,一定会气昏过去:这不是他刚登基那会儿颁行天下的诏书吗?!

那时候刘彻将诏书下达天下郡国,让地方上举荐能够出将入相或者远使极远之国的人才,要是觉得自己可以上的也能到长安直接上书。

只要你愿意上书,就有很大概率获得皇帝直聘机会!

张骞就是看了这诏书才站出来表示自己愿意出使西域的。

这份求贤诏到现在都还在发挥余热,前两年刘彻才收到个没满弱冠的人才,名字叫终军,年纪不大,说话却特别好听。

当时刘彻祠五畤抓到只白麟,刘彻问众人这是怎么回事,就数这个终军吹得最好。

这家伙不仅把刘彻的文治武功都给夸了一遍不说,还把卫青和霍去病都给跨进去了,说什么大将军秉钺,单于奔幕;票骑抗旌,昆邪右衽”,大意是舅舅出马,打得单于落荒而逃;外甥出马,打得昆邪王俯首称臣!

最后更是直接怂恿刘彻改定告元,也就是给每个重要时期定个颇具意义的年号,方便大家记录这个时期发生的大事。

刘彻采取了这个建议改元为“元狩”。

年号这东西可是刘彻首创的,再此之前从来没人用年号来纪年。

拍马屁拍得这么全面、这么叫人舒服,怎么能说这小伙子不是个难得的人才呢!

所以说他这求贤诏,招来的可都是一等一的人才,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想出这样的绝妙主意。

哪怕他用起人来消耗有点大,每年还是有新的人才源源不断补充进来。

这就是人才招聘通道保持畅通的好处了,用完一茬还有一茬!

嬴政当时听刘彻说起这事时就上了心,回头就去跟司马迁打听来求贤诏的全文。他本来就有过耳不忘的好记性,这么简短的几句话他自然是听上一遍就一字不漏记了下来。

其实这求贤诏写得也没多特别,不过听刘彻吹嘘他凭借这个求贤诏求招揽了多少厉害人才,嬴政就觉得……嗯,这个诏书很吉利。

转发这个求贤诏,说不准能掉落无数人才!

比如什么萧何韩信之类的。

拿来

吧你,求贤诏!

嬴政看了眼自己写出来的诏书,觉得非常满意。

他转身对跟随在自己身后的蒙毅说道:“你命人把这诏书传抄天下郡县。”

据说他在此地病重,命蒙毅去为自己祭祀山川祈福,以至于身边只有赵高与李斯在。

这次他还未病重便得了奇遇,蒙毅倒是还没被他派出去。

既然病已经好了大半,那就不必再去祈福了。

蒙毅喏然应是,心中却有种奇妙的感觉。

就好像……

曾经那位意气飞扬的秦王政回来了。

他们兄弟一人自幼便追随于嬴政身边,亲眼见证六国在嬴政手底下逐一倾覆,也亲眼见证嬴政因为年岁渐长而愈发迷信方士、渴求长生。

对于嬴政这种转变,蒙毅心里是有些难过的,可是他知道嬴政已经不会再把别人的劝谏听进耳里。

他要是一再谏言,只会让嬴政连他也疏远了。

蒙毅只能尽职尽责地追随在嬴政身边,尽心尽力地执行嬴政所有命令。

刚才看到求贤诏三个字,蒙毅就想起当年孝公求贤之事,那时候孝公可是求来了商鞅,一革大秦旧弊!

如今嬴政亲笔写下这份《求贤诏》,是否也决定不再专用李斯、赵高?

蒙毅对李斯意见不算大,对赵高却是颇有微词,因为他曾经差点判犯了过错的赵高极刑,还是嬴政保下了他。

那是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坟场之书 小护工他总想嫁人[古穿今] 盖世天骄 七零乡间食记 影帝家的四岁小萌娃 黑化值清零中 绝版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