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26章 第二十六案 租住在仓库边的女人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命案现场是半密闭状态,它通往粮食仓库的窗户是打开的,而能够吸纳新鲜空气的另一侧窗户却是关闭的。这样一个可以让磷化氢进入,却不能散发的半密闭空间,当然有造成中毒的条件喽。”

“房东应该负有直接的责任。”

小白说,“死者的死因被准确查出,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

案情×剖析

气体中毒死

在说完药物中毒死和注射死之后,老秦要聊一聊气体中毒死。

在法医学实践中,气体中毒死在中毒死中所占比重不小。最为常见的气体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另外,本案里说的磷化氢中毒,以及二氧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苯中毒和工业事故中氯气中毒也偶尔会出现。老秦曾经在法医秦明系列小说里就写过一个“二氧化碳湖”导致数人死亡的案例。

二氧化碳湖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是二氧化碳气体在山坳、洼地大量堆积形成的类似湖形区域,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无法及时扩散。因其无色无味,所以接近的人畜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缺氧窒息,瞬间致命。

气体中毒是需要特定条件的,不仅仅要有气体产生的源头,而且要求中毒现场是密闭不透风的。通常,法医在现场勘查时怀疑是气体中毒,就首先要勘查现场是否存在这两个必要的条件。比如老秦曾经出勘的一个现场,一个三室一厅的民房,每个房间都住了人,但是只有次卧的孩子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而其他人没有症状,所以案件被怀疑成食物中毒或者投毒案件。可是经过勘查,才发现一是现场有产生一氧化碳的条件,二是其他两个房间都是关门开窗的,只有次卧是开门关窗。于是次卧室成为整个现场中具备气体中毒条件的唯一现场,加之孩子的耐受力差,才酿成了惨剧。

因为气体中毒的特殊条件要求,在法医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气体中毒都是意外发生的事件,本案里的惨剧也是意外事件。少数案件中,也会有死者利用“烧炭自杀”的方法来产生一氧化碳夺取自己的生命。而利用气体中毒来杀人的,因为条件约束是很难完成的,在实践工作中极少遇到。这样的命案,老秦也曾经在法医秦明系列小说中写过。

当然,在火场中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应该另当别论(具体请参照第十一案——面目全非),因为这个时候的中毒性质是由火灾发生性质来决定的。

对于气体中毒的现场,因为死者被发现后,现场状态很有可能被改变,从而有可能导致判断失误。所以,对于现场原始状态的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围绕现场环境进行调查和勘查,首先要确定现场是密闭不透风的情况,这样才有可能造成有毒气体的大量堆积,最终导致达到致死浓度而使人死亡。在通风的现场,即便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但因为会迅速扩散,所以也难以造成中毒。除非是工业事故,导致大量有毒气体迅速泄漏,在瞬间导致机体中毒死亡。但这样的事故也是可以通过环境情况来确认的。

2. 对现场是否存在有毒气体产生源头进行勘查。前面说过,在法医学实践中,绝大多数的气体中毒都是一氧化碳中毒。所以在法医怀疑存在气体中毒的情况下,应寻找是否存在产生一氧化碳的可能性。比如现场有正在焚烧的炭盆,可能因木炭燃烧不充分而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又或是家中的热水器安装不符合规范,导致应该排出屋外的一氧化碳堆积在家中等。在发现有可产生一氧化碳的源头的情况下,法医会利用仪器对现场的气体环境进行测定。比如检测在打开热水器的时候,房屋内一氧化碳的数值最高可以达到多少。除了一氧化碳,本案里说的磷化氢中毒,或者工业事故中的氯气中毒,环保部门都是有能力对现场气体环境进行测定的。

3. 对尸体进行检验,并且发现可能存在气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成偏执男配的早死白月光[穿书] 逝者证言:跟着法医去探案 闯广东 我的初中h 伪装小怂包[快穿] 小秀才和大猎户 食全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