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157章 参赛2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既然是献礼国庆,那肯定是以红色歌曲为主。写出一首红色歌曲对于牧念念其实不难,她有前世几十年的爱国教育基础,再加上这一世的十几年,特别是她非常喜欢历史,对那段屈辱史更是知之甚详。

难得的,是写一首优秀的、能让人产生共鸣的、还朗朗上口、拥有传唱度的红色歌曲。

并且,脑中的故事太多,素材堆叠也是一种难度和烦恼,需要选择和取舍,每一个都很好,很难抉择。

想了几天,都想不好主题,开不了头。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她决定主动出击,寻找灵感。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什么的,总能带给她点什么。

当然,首选就是学校图书馆,其一是学校图书馆近便,方便她常常查找资料,其二是学校图书馆藏书也非常丰富,反正足够她看了。

之后,她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到图书馆的历史书籍区,也没有什么目的性,就是随意走走看看,随意翻翻,以获得一些启示和思路。

这一天,她拿出一本宋词集随意坐在地上翻阅起来,比起现代诗歌的直白,牧念念更喜欢古诗词的婉约和那种‘山朦胧水朦胧’的意境感。

她翻阅着,发现书本里的词很多都是她背过的,熟悉的诗词快速地浏览过,将目标集中在一些陌生的诗词,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的词或者观点。

忽然她翻到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首词她很熟悉,前世年少时读到这首词她还有些不以为然,心里反驳说你怎么知道少年没有忧愁呢,少年的忧愁也很多呢。后来长大了,知道了辛弃疾生活的时代背景,知道了他郁郁不得志的原因,才理解了这首词里深深郁卒。

辛弃疾创作此词的时候,是在被弹劾去职、闲居上饶带湖时期。虽然当时他的居住地风景优美,但他却无心赏玩。他心向家国,又叹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写下了这首词。

现在再次细细阅读,反而有一种隔着时空和稼轩居士共情之感,词中的每一句,都能激起心里的丝丝涟漪。

不过,这首词倒是给了她一些思路,既然自己现在是少年,为何不从少年的角度来讲述那个时代的意志呢。

在那个时代,前赴后继奋勇献身的少年们也是不计其数,比如烽火中的儿童剧团孩子剧团,比如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还有大家熟知的刘胡兰死的时候不到十五岁,还有在牢中长大的小萝卜头牺牲时年仅八岁。

他们小小的身躯,却有着顶天立地的庞大意志。

想到这里,她快速起身,将宋词放回去,然后开始翻找民国的诗词。

找寻半天之后,她终于在《饮冰室文集》里找出了一首符合她想法的诗词,那就是梁启超的那篇《少年夏国说》。其实这首并不是诗词,而是一篇文章,很长,最有名流传最广的就是那几句“少年强则国强”。

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当时他们制造舆论污蔑夏国是日暮西山的东亚病夫。当时梁启超已经经历变法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救国,为了唤醒国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写下了这篇《少年夏国说》。(原文: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仔细阅完全文,每一个“呜呼”、“悲哉”、“哀哉”的感叹能深深感受到梁老对国家命运的的牵挂,和对国人麻木的痛心疾首,甚至能感受到梁老下笔时近乎穿透纸张的力度。

牧念念决定了,她就写夏国少年,以梁老这篇文章为底,用自己的语言、用音乐的语言描写夏国少年。

有了灵感,但一时间没法回家,她拿出纸笔匆忙记下心中迸发的灵感。

放学后一回家,她便迫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嫁给铁哥们 除了吃,我什么都不会[星际] 神医丑女:囤货流放有空间! 豪门后妈种田日常 综影视:社恐万人迷是只小魅魔 南北朝那些事儿3:乱世枭雄卷 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