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10章 玉楼春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一)

言为心声,词的作者也是如此。大凡经典出彩、感人至深的词——不管是写景咏物、抒情言志,抑或是记事述怀、吊古言今,多是由作者的心情或者说是情绪触发带动的,只有这样才能一气呵成,情感充沛,震荡读者心灵。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这首《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写得感情真挚,也算是佳作了。但是,看了作者的经历,人们会觉得,词中的情感纯属无病呻吟,不值得同情。

你想想,一个一生热衷于权力的“官迷”,在“权力欲”没有得到最大满足的时候,被外放出权力中心,加上自己年老体衰,东山再起已希望渺茫,怎会不哀伤?怎会不“愁断肠”?一个不知足的人怎会“常乐”呢?

词的作者是钱惟演,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王钱俶的儿子,在978年随父归降于宋朝,身份尴尬。988年,钱惟演的父亲六十大寿时,宋太宗赐酒致贺,但当晚死去,却被称暴病身亡。这和978年李煜被宋太宗赐毒酒而亡,是何其的相似。

时年十一岁的钱惟演,立刻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钱惟演心理阴影的面积大到无法想象,之后的生活大都在战战兢兢中度过。因而钱惟演成年之后,有着多疑敏感,卑微懦弱,见风使舵的性格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是促使他表现出对权力的极度渴望,以此带来安全感。

(二)

降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待钱惟演一家还是极为优渥的。《百家姓》开篇便是“赵钱孙李”。

赵,是国姓。钱,便是吴越之国姓,也就是钱惟演他们家的姓氏。

优渥的生活环境,培养了钱惟演的文学修养。

他自幼好学,雅好文辞,自称“平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书痴”之名由此而来。

读得多了,便开始执笔写书,填词做诗,其中最有名的是这首《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

他的终极梦想,是成为朝廷重臣。

他曾对人说:“我平生的遗憾,就是未曾在黄纸案卷上划押。”

宰相所在的中书省,用的案卷是黄纸。钱惟演的意思就是,很遗憾,没能在中书省任职。

因为他出身和性格的原因,在朝廷中经常受到弹劾和压制,所以,他官场的生涯,多是在地方任职,未能进入朝廷中枢。

《玉楼春》正是对自己这一身世的感怀写照。

在一个春光融融的日子里,在远离朝廷的汉东,一个被贬外放、容颜衰老的老头儿,迈着蹒跚的步履登上城楼,他放眼望去,春光旖旎,城池下面的护城河春水荡漾,拍打着堤岸,绿杨芳草里传来黄莺婉转的叫声,这是多么美好,多么醉人的风光呵!可是这个老头为什么泪眼朦胧、愁绪满怀呢?哦,原来是他想起了自己过去的风光和如今的落魄呀!

钱惟演被贬放汉东的时候已经五十七岁,写了这首词后不足一年就去世了。按说,封建官僚五十七岁高龄被贬闲居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归宿。可是钱惟演为何如此耿耿于怀,哀伤烦怅呢?因为钱惟演是个“官迷”,他一辈子都想权居高位。

钱惟演一生在文学上成就不小,并且还提携过欧阳修、梅尧臣等人,但是在政治上人品却不怎么好。他一生多次遭到正直官员的弹劾,宋初着名的、刚正的政治家寇准就称他为“佞臣”。

史载,北宋初年的大奸臣丁谓任宰相时,钱惟演与之结为姻亲,依附于他,一起排挤正直的寇准等人;后来丁谓失势,钱惟演又与人一起排挤丁谓,以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强少 狂探 快穿:这是什么,反派!亲一口 一世倾城:魔尊的妖孽爱妃 仙道厚黑录 盗墓:什么毒什么伤,全冲我来! 逐星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