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13章 青面獠牙的潘阆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潘阆是糊里糊涂被卷入“赵廷美谋反案”的。

潘阆早年在汴京开了一家药铺,以卖药谋生,收入尚且可以。但潘阆却不满足于这样过一生,所以他在太平兴国七年成为了宰相卢多逊的幕僚。“赵廷美谋反案”事发后,潘阆也因此被官府下令抓捕。

逃亡的潘阆到杭州一带继续干起了老本行——卖药。

潘阆看过太多好景色,一到杭州,他还是一样被吸引,而有了长时间的停驻。杭州就是好,没来由地好,不讲道理地好。潘阆古意浓,浓到先秦去,他的无法之法为民族抒情诗的正宗写法,所捧出的,是诗中之诗、词中之词。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又是一首《酒泉子》。它的前半部分完全用白描,却在词首着一“忆”字,像茶的那种“高香”,飘呀飘,缭缭绕绕,引人浮想:

游过西湖,离开后越来越思念——当时的我啊,天天坐在楼头,手扶栏杆,远望湖山,看三三两两钓鱼的小船,来来去去奔忙,看大大小小的岛屿萧疏而立,它们正在进入秋天。

坐在半隐雾中、半没水中的钓鱼舟上,哪里分得清水和雾?小船儿飘荡,到了雪一样的芦花丛中。舟中人拈起短笛,随意吹奏,笛声高高低低,在水面游走。白鹭藏在白芦花里,分不清是花是鸟。突然响起的笛声将白鹭惊动,昂首乍翅,排成一行,向天边飞去……

这样思念着西湖,以及当时所见美丽的景色、可爱的人物,就忍不住找出钓鱼竿,模仿钓鱼舟上渔民的动作,在水边垂钓。这思念又长又远,飘到了淡淡的水云间……那真是生命中的好日子啊,太逍遥、太潇洒。

潘阆深爱西湖,深爱杭州,以至于一口气写下那么多关于此间美景的诗词。一个江湖浪人,来在温柔的城中,拍掉尘土,该坐下来歇歇了。

歇下来,逍遥的潘阆不再惹官事了,但也没忘给朋友惹事。

比如他的老朋友,名士柳开。柳开(947年-1000年),原名肩愈,字绍先,改名柳开,字仲涂,自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柳开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他提倡复古,反对五代颓靡的文风,他提倡“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的古文;自称“师孔子而友孟轲,齐扬雄而肩韩愈”。

柳开是开宝六年(973年)进士,初为宋州司寇参军。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擢右赞善大夫,知常州、润州,拜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雍熙二年(985年),因与监军争斗,被贬为上蔡县令,后复原职。后为崇仪使,知宁边军、全州、桂州等地,真宗即位,加如京使,知代州、忻州。咸平三年徙沧州,道病卒,年五十四。

潘阆虽与柳开是莫逆之交,但不认同柳开尚气自任的为人作风,常讽刺挖苦他。

端拱年间(988年—989年),柳开出任全州知州,路过潘阆的家乡扬州。

潘阆得知消息,前往迎接。然后,见面后的两人来到了一家驿站官舍。他们发现有一个房间门窗紧闭,显得非常诡秘。

柳开叫来驿吏问怎么回事。驿吏解释说:“这十几年里,凡是住在这个房间的客官都感觉不安宁,因此这个房间就一直空着。”

柳开不屑一顾,说:“我文章可以惊鬼神,胆气可以震夷夏,没有什么是可以让我畏惧的。房间给我住。”他当下让人将房子打扫干净,住了进去。

潘阆却暗自思量:咋会有不畏鬼神的人呢?你柳开做了那么多荒唐事,我得教训你一下。随即,潘阆假称有事,告辞而去。

潘阆出门后,找到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强少 狂探 快穿:这是什么,反派!亲一口 一世倾城:魔尊的妖孽爱妃 仙道厚黑录 盗墓:什么毒什么伤,全冲我来! 逐星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