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20章 词臣的最高品级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杨亿只留下一首词作《少年游》。这是一首咏赞梅花的小令,也是宋人最早的咏物词之一。全词通过描写在风雪交加之际依然傲然凌寒盛开的梅花,既赞美了梅花高洁顽强的精神,又抒发了对人生易受“等闲风雨”打击的感慨。

少年游,词牌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等。调见比杨亿晚出道但词名更盛的晏殊的《珠玉集》。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为创调之作,因以为调名。调名本意即咏怀少年的恣意游乐。

晏殊也出身童子举。晏殊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是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至道三年改道为路,暂按路说,今江西抚州)人。他从小聪明好学,七岁就能写文章,有“神童”之称。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晏殊的名声后,于景德元年(1004年)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给朝廷。景德二年(1005年),晏殊与进士一千余人一同参加殿试,他神色不惧,很快完成答卷,受到宋真宗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少年游词牌,双调五十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另有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等十四个变体。

太宗去世,真宗即位,杨亿越发显贵,他成了真宗朝的“硬笔杆子”,起草了很多重要诏令。按当时的规定,哪位词臣当班,这天的诏令就由谁写。据说,大臣都希望给自己的诏命是由杨亿起草的,因此专拣他当班时去向皇帝请命。杨亿因此赚了很多“润笔费”。

33岁时,杨亿成了正三品的翰林学士,达到了词臣的最高品级。

杨亿才华盖世,又一帆风顺,深得两朝皇帝宠爱,脾气自然不小。有小人奉承他说:“君子知微知章,知柔知刚”,肉麻地赞扬他是具有各种美德的君子。结果杨亿大声回答:“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声色俱厉,毫不客气地斥责对方是一无是处的小人,弄得对方下不来台。

杨亿对自己的文笔十分自负,很讨厌别人改他的文章。但是替人草拟文书,总免不了被上位者修改。杨亿就把被删改的地方都用墨涂成脚印的形状,说这些都是“他人脚迹”,不是自己的意思。

这位个性突出的才子,甚至敢驳皇上的面子。

一次,他草拟给辽国的文书时,用了“邻壤”这个词来形容辽国的国土。真宗看到后把这个词划去,写了“朽壤”、“鼠壤”、“粪壤”3个词。意思是用“邻壤”太温和了,换一个才解气。

结果杨亿都不采纳,仅把“邻壤”改成“邻境”,倒显得真宗的词小家子气了。别人都担心杨亿会获罪,结果真宗居然不生气,还赞赏地说:“杨亿不通商量,真有气性。”

在真正面对外族入侵时,杨亿并不含糊。典型的就是澶渊之战。大臣纷纷主和,杨亿和宰相寇准、毕士安则主战。杨亿和寇准他们故意压下前方战报,攒成一堆交给真宗。

真宗一看急了,连问解决办法。寇准立刻提议真宗御驾亲征,杨亿不但私下劝导真宗,还主动要求随军上战场。在军营中,杨亿和寇准饮酒作歌,潇洒豪迈,稳定了军心。

在当时的文人里面,他也算有气节、能干大事的血性汉子了。

澶渊之盟,宋真宗本颇为得意。

战前,王钦若曾建议迁都金陵,被冦准痛骂,王钦若怀恨在心。一直想着如何报复。

一日,王钦若对真宗说,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春秋》耻之。”

王钦若先是否定了真宗力推的澶渊之盟策略,把责任推给寇准。“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凖的‘孤注’罢了,真是危险啊。”

真宗本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强少 狂探 快穿:这是什么,反派!亲一口 一世倾城:魔尊的妖孽爱妃 仙道厚黑录 盗墓:什么毒什么伤,全冲我来! 逐星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