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81章 羁旅失幼子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苏轼心中感慨!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苏轼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

两位客人都跟不上苏轼,苏轼自己登临到了极高处。

登临远望,思绪纷飞,苏轼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他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

突然间,苏轼也觉得忧愁悲哀,进而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

苏轼赶紧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快到半夜的时候,苏轼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此时,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苏轼他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苏轼也回家睡觉。

朦胧中,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苏轼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苏轼忙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

“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苏轼恍然大悟道。

道士回头笑了起来,苏轼却忽然惊醒了。苏轼赶紧开门去看,却再也看不到他了。原来,是个梦!

这一次游览赤壁的经历,与前次大不相同,苏轼有感而发,又写下了《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

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

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呈现出壮阔而自然的美。两赋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同工异曲,各有千秋。

《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优美景色。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寓居定慧院,游玩鄂州后所作了这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

公余时间,苏轼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维持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苏轼没想到,在后世,“苏东坡”的知名度远远盖过了“苏轼”。

元丰六年(1083年)九月二十七日,二十二岁的朝云为苏轼生下一个儿子,苏轼为他取名遁。

此时,苏轼正遵父遗命为《易经》作《传》,“遁”取自《易经》中的第三十七卦“遁”,是远离政治旋涡、消遁、归隐的意思,这一卦的爻辞中说:“嘉遁,贞吉”,“好遁,君子吉”,可见这个名字,既寓有自己远遁世外之义,又包含着对儿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强少 狂探 快穿:这是什么,反派!亲一口 一世倾城:魔尊的妖孽爱妃 仙道厚黑录 盗墓:什么毒什么伤,全冲我来! 逐星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