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一章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到东鲁长居的前一年,李白出席了王维错过的那个着名饯行活动。

大家送别的对象是贺知章和李白,不过,贺知章是荣归故里,李白则是被长安抛弃。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经过多次干谒和名人推荐,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唐玄宗下旨召见。相谈甚欢之后,李白成为朝廷供奉待诏翰林。

然而,李白在京城只待了两年,就待不下去了。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得罪了权贵,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高力士。

天宝二年,李白在翰林院当差。翰林院里的文人墨客在古代可以说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李白同样也不例外。

有一天,玄宗皇帝在宫中和杨贵妃喝酒玩乐,邀李白入宫同饮,并且让他给爱妃作一首诗。

写诗对于诗仙李白来说,小菜一碟。于是,趁着酒意,李白立刻吟了一组《宫中行乐词》,共计十篇。

其四曰: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

莫教明月去,留着醉嫦娥。”

酒兴正浓的李白一边作诗一边饮酒,因为靴子太过碍事,竟让太监高力士给自己脱靴。

高力士是当时玄宗身边的红人,仗着皇帝的宠信,连朝中大臣都要让他三分。李白让他脱靴,他心中岂能不怨恨?

高力士表面上恭恭敬敬地给李白脱了靴子,还顺带夸李白诗作得又好又快。

但是,宴会结束之后,高力士就在玄宗和杨贵妃跟前告了李白一状,说他恃才傲物,羞辱杨贵妃。

原来,李白在《宫中行乐词》的第二首最后两句中,用了西汉赵飞燕的典故,其中有一句“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这个赵飞燕是西汉刘骜的皇后,生前和刘骜十分恩爱,在刘骜死后被贬为庶人,最后自缢而死,结局十分悲惨。高力士就跟杨贵妃说,李白用赵飞燕的典故来给娘娘写诗,这是在羞辱娘娘。

本来杨贵妃就对这个特立独行的李白有意见,听了高力士的话后,就更加气愤了。枕边风一吹,连带着玄宗皇帝也逐渐疏远了李白,再也不邀请他入宫作诗了。后来,唐玄宗决定干脆罢了李白的官,赏了一大笔钱,把他逐出京城了算了。

于是,在天宝三载夏天,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归家游历途中,李白遇上了杜甫,杜甫此时已经多次参加科举不第,在京城干谒投赠也是毫无进展。李白当时正是声名远播、名扬天下,杜甫非常钦佩李白,所做《饮中八仙歌》就是明证。而李白对这位小十一岁兄弟的诗才也甚是看重。于是二人结伴同游梁、宋,并且遇见了高适。

当时,李白属于“曾经沧海”,经历过朝廷供奉,待诏翰林,誉满天下,“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大有睥睨一切的气概;而高杜二人却“未窥门径”,高适“求丐取给”,杜甫“屡应不第”。

李白并未以位取人,反而与二人倾心相交。

三人同为大才子,惺惺相惜,都有远大抱负。高适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所作《燕歌行》有言:“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杜甫同期所作《望岳》则宣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相遇之后,三人一拍即合,结伴同游。四十六岁的高适,四十五岁的李白、三十四岁的杜甫,同游梁孝王吹台,怀古凭吊,相谈尽欢。

后来杜甫回忆的诗词《谴怀》有记录:“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这次短暂相遇,三人结下深厚友情。分手后,虽然第二年李白和杜甫后来还有一次交往,不过从此后,三人再未相聚。

与高杜二人分手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强少 狂探 快穿:这是什么,反派!亲一口 一世倾城:魔尊的妖孽爱妃 仙道厚黑录 盗墓:什么毒什么伤,全冲我来! 逐星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