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51章 白发三千丈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的产地,第十四首,李白描绘了轰轰烈烈的炼钢场面,这在唐代诗人中也是独一份。

炉火、火星、通红的面孔、健壮的身体,热烈劳动的场面。粗犷的歌声响彻了明月下的旷野,响彻了历史的漫漫时光。

应青阳县令韦仲堪的盛情邀请,李白曾一度卜居于九华山东崖的龙女泉侧,在那里留下了太白井、太白洗砚池、银杏古树等遗迹。

这年冬天,李白和友人高霁(高喧之)、青阳县令韦仲堪(字权舆)等人在夏侯回的家中休息。

从那里抬眼望去,九华山的松树和积雪映入眼帘。几人一时兴起,联句唱和,集为一篇《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

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韦权舆)

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李白)

李白一句“灵山开九华”,为山定名。最后他又说:“缥缈羽人家”,指山中有仙人居住,更显出九华山的不凡。

在秋浦附近的铜陵,李白曾在五松山下一个农家投宿一夜,乡下老妇人恭敬地向客人进上一盘自己舍不得吃的雕胡饭。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李白多年漫游,千金散去,吃过的山珍海味不计其数,但老农妇虔诚捧上的一碗雕胡饭却让李白深深感动,致谢不已,因为陌生人那一份不求回报的珍贵的善意。

天宝十四载(755年),三十三岁的汪伦写信邀请五十五岁的李白到泾阳(今安徽泾县)桃花潭做客,信中夸张式描写了桃花潭的美景,“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收到此信后大喜过望,邀起一干朋友包括我,欣然乘船前往。

到泾县后,我一看,呵呵,哪有什么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不过是一个万老板开的小酒店,一汪离县城十里的桃花潭水而已。

美景虽不及信中所言,但万老板的酒清香,桃花潭的水清澈,李白酒喝得尽兴,失望。汪伦在万老板的小酒店“捶炰列珍羞”,热情款待李白,两人一起谈诗论酒,“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两人沿桃花潭流连多日,观看潭边“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的美景,寻找那种“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的感觉,成忘年之交。

李白专门写了《过汪氏别业》一诗以谢汪伦。诗中对汪伦大为赞赏,称“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也描写了一种朋友悠游夜宴的欢乐:“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在得知李白囊中羞涩后,汪伦又送李白八匹好马、十端绸缎。唐朝时,钱帛兼行,绸缎可代货币,可见是一份厚礼。临别时两人依依不舍,用李白的话就是“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汪伦在桃花潭边设宴为李白饯行,“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通宵达旦饮酒。

到天明时,微熏的汪伦送李白上船,在岸边拍手舞蹈,唱起《踏歌》一曲。李白大为感动,又现场作诗,以《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也是这一年,李白由金陵溯江赴浔阳,船行至秋浦江面,遥望九华山,想起好友韦县令,便写下了《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一诗: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强少 狂探 快穿:这是什么,反派!亲一口 一世倾城:魔尊的妖孽爱妃 仙道厚黑录 盗墓:什么毒什么伤,全冲我来! 逐星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