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二百八十八章 百年会谈(四)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说别的,就说说京汉铁路吧!盛大人以为,京汉铁路通车之后,能运送多少货物呢?又有多少人用得起呢?沟通南北的陆路粮道做的到吗?投入多长时间又能收回呢?”

撇去盛宣怀经营的电报、航运、钱庄、当铺,李大成只拿铁路说事儿,京汉铁路两千里,听上去是不错,但其中的尴尬,如今接手的盛宣怀最是清楚,李二爷的问题,多半都问在了京汉铁路的软肋之上。

“可这与粮食又有什么关系呢?”

李大成的问题犀利,盛宣怀这边也是一样,粮食与铁路的关系,在盛宣怀看来有,但并不大。

“那咱们就还得说说这甜高粱的事儿了,这事儿我与盛大人、孟四爷都说过,不知张先生以为这甜高粱是否值得推广呢?”

盛宣怀说张弼士是今天的主宾,在李大成看来也确实如此,如今的大成公还真需要这位南洋大商来搭把手,青杆制糖造酒的技术,张弼士不仅拥有而且还算成熟,若张弼士能全力支持,李大成谋划的甜高粱产业,两年之内可以在山东成型,五年之内可以在大清成型,若没有张弼士的支持,李大成也可以走洋行的路子,但这个时间就要成倍的增加了。

李大成图谋张弼士的不是技术,制糖做酒的技术不是什么秘密,真正关键的是可以熟练运用这些技术的技工,有了这些技工,今年应该就可以见到成果,若没有,今年就只能建厂了,真正出技术,可能要等到两三年之后。

“当然值得,法国人此前就试过,听闻美国人也想在卢粟上尝试一下,只不知我可以为李二爷做些什么呢?”

对于卢粟,张弼士知道的很多,法国人自沪海道引入,美国人后续跟上,这些会冲击到他基本产业的商业情报。他又怎么可能不清楚呢?

卢粟制糖,产量上虽说不如甘蔗,但卢粟可以推广的范围太大,大清南北几乎都可以种植卢粟,若李二爷真能在大清将卢粟的种植推广成功。在制糖这一项上,南洋就不算什么了,大清太大,十之一二的土地用来种植卢粟,产糖量恐怕就会是南洋的数倍之多。

以这位李二爷的权势,推广卢粟的成功率也是相当大的。卢粟青杆所制的糖酒在国际市场也是有相当需求的,商人逐利,一旦有人尝到了甜头,大清的制糖业取代南洋,只是三两年的时间而已。

制糖、制酒、制醋。这还只是青杆的产出,若能将废蜜、糖渣、酒糟、醋糟之类的副产品用好,也有相当大的利益存在,这些一旦被推广开来,他的产业会受到致命性的冲击,被这位李二爷取而代之也不是多大的难事儿。

只要这位李二爷能开拓好市场,或许五年之后,他就是亚洲糖酒之王。心里虽说极为抵触,但碍于颜面,张弼士还是说了客气话。

“这就要看张先生的意思了!”

“看我的意思。二爷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大成拿出的诚意,让张弼士有些无所适从,看他自己的意思,这话说了跟没说没什么两样,这里面的尺度,他这边不太好把握的。

“我在山东建了大成公。想必张先生是知道的,推广甜高粱之事。就是大成公在做,以后青杆、高粱米的收购买卖。也是要大成公来做的。

在青杆制糖做酒两项之上,大成公还是个新丁,需要张先生的照拂。

当然大成公不会白让张先生出力,或是张先生入股,或是大成公出资收购,这些都是可行的,当然若张先生有别的方法也不妨说一说的,在商言商,我也不会让张先生吃亏的。”

详细说了一下合作的种类,李大成还是将主动权交到了张弼士的手中,有些事儿凭一己之力是做不来的,他也希望大成公能做尽天下的买卖,但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合股、收购、其他办法,我明白二爷的意思了,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草色烟波里 重回九零拆迁前 [星穹铁道]网友想和你面基 极致娇宠,从一夜深情开始 为军火库舔女主三年,她却当真了 1941重启波斯 男配视频直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