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萨达姆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对头,即可以用武力否定它的存在,那又还要联合国何用?又何必牵扯上集体安全?今日已有少数的美国人认为布什之进军于沙特阿拉伯乃是“以打仗保证价廉的汽油”。可是原油的使用及于世界上大多数人口的衣食住行,也是很多工业先进的国家及待开发国家的经济血脉,影响到百万千万人的就业与失业和全球国际贸易之盛衰。其供应与一般的私人财产不同,目下之事实更不能认作完全是伊拉克“领导父亲”和科威特的“埃米尔”(emir)个人间之恩怨。

安密尔谓阿拉伯人为数二亿,要是团结起来可以成为一种可怕的力量,很容易产生误解。如果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团结,无可阻挡,并且现在已有这样的趋向。如果西方国家与萨达姆的战端一开,一般阿拉伯人民的向背,非常值得考虑,即参加保卫沙特阿拉伯的部队亦然。可是说要以武力统一今日阿拉伯联盟的国家,则要超过希特勒的野心,阿拉伯联盟里的二十一个国家〔内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有名号而无国土〕,所占土地自中亚腹地跨红海连亘整个北非海岸而达大西洋,虽说都属回教国家(叙利亚和黎巴嫩即有很多的基督徒),又都属阿拉伯语言通行之地〔埃及以西之柏柏尔人(Ber-bers)中则只有识字阶级操阿拉伯语〕,可是每一地区已有不同历史之背景,而且社会经济条件也不相衔接。纵说其中有改组的可能,可是要将之结合为一片,则为一种过时代的理想。日前阿拉伯联盟在开罗集会时,即有十二个国家赞成派兵保卫沙特阿拉伯以拒止伊拉克的侵略。即过去埃及和叙利亚组织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也终至不欢而散。又巴兹党同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抬头,而这两个国家迄今尚是死对头。

但是伊拉克以石油的收入在国家上头造成一种大权威,由外输入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之食品,又低价分配于民众,即造成一种近乎全国皆兵的形貌,劳力不足则向埃及及巴基斯坦招募一百万劳工算数。其组成不能因下端严密构成的经济因素层层节制,结果只能采取寡头政治及人身政治。根据过去政局不稳的情形看来,非对内以特务监视、对外黩武,则团结堪虞。其情形有似汉武帝对卫青所说:“一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这种问题超过萨达姆做事之漫无标准。

现在代表联合国行问罪之师的国家也有它们的弱点。萨达姆固然穷兵黩武,但是谁供给他的武器?伊拉克不产飞机不制战车,他大部的装备得自苏联。迄联合国制裁之日,苏联才声明终止军火的输送。以色列炸毁之核厂则得自法国。贩卖军火于伊拉克牵连了很多国家。美国至少已供给直升飞机。很多国家明则禁止对伊输出军火,实际开一只眼闭一只眼。大概伊拉克每年一百四十亿美元之军事预算引诱力过强,无法禁拒。(待开发的国家固然可以说在军备竞争的条件下,外销军火可以减轻一部分财政上的负担。先进国家既如是,穷困的国家不能不效法。此种说法成理与否不论,实际上则是武器更为泛滥之由来。)

今日世界乃是石油生产之世界。其消耗率按人口计,美国每年逾每人一千加仑(包括用于制造等用途)。如果照现在之消耗率继续下去,现有地下储量在美国、苏联及中国大陆部分统可以在十年至二十年间用罄。在波斯海湾各国或可支持九十年至百余年,中美、南美国家如墨西哥及委内瑞拉或可撑持八十年(也要靠已用罄国家之消耗率不加在这些国家头上)。可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风尚,凡不能赚钱及利润小的事业统不能做,以致明知开发新能源为不可或免的出路,依旧支延马虎,所以一到中东政局紧张,立即手忙脚乱,更增加这地区的爆炸性。

在阿拉伯各国看来,美国一意袒护他们的宿仇以色列。而且今日美国人养尊处优,缺乏坚韧性。据战地记者的报道,刚派往沙特阿拉伯之士兵即以无冷气及啤酒为苦。我自己也已有了不能适应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回*******富 男生身下是我的熟妻 六零之女主她高贵冷艳不会扯头花 来听听浪漫的亲身经历吧!!! 崩坏,开局落入爱莉老家 爱的补偿 地球原来是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