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430章声名鹊起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的病毒颗粒。其外部有一层由脂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具型和群特异性的抗原。

根据抗原性的差异,登革病毒可分为四个血清型,各型之间以及与乙型脑炎病毒之间都有部分交叉免疫反应性。

初次感染者,于病程的第4~5天即可在血清中检出特异性抗体,2~4周达高峰,可呈低滴度维持数年以上。

登革病毒在伊蚊胸肌细胞、猴肾细胞及新生小鼠脑中生长良好,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可导致细胞病变。目前最常用于分离登革病毒的细胞株是来自白纹伊蚊胸肌的c6/36细胞株。

登革病毒耐低温,在人血清中保存于-20c可存活5年,-70c可存活8年以上。然而,登革病毒不耐热,于60c 30或100c 2即可被灭活,对酸、洗涤剂、乙醚、紫外线、甲醛等亦敏感,较易被灭活。

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后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定位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的登革病毒继续进行复制,再次释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并引起临床症状与体征。机体产生的抗登革病毒抗体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亦可导致血管水肿和破裂。登革病毒的复制可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再生,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

个别患者可并发感染性精神异常,尤其多见于有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

严重病例可发生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跳、气促、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

轻度肝功能损害常见,主要表现为肝轻度肿大、边缘锐利,质软,肝功能检查出现alt、ast 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升高。严重病例可发生总胆红素tbil升高,甚至出现肝肾综合征。

病理改变表现为肝、肾、心和脑等器官的退行性变。出现心内膜、心包、胸膜、腹膜、胃肠黏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出血。皮疹活检可见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瘀斑中有广泛性血管外溢血。脑膜脑炎型患者可见蛛网膜下腔和脑实质灶性出血、脑水肿及脑软化。重型患者可有肝小叶中央灶性坏死及淤胆,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等。

潜伏期5~8天,前驱症有鼻炎、结膜炎,突然高热、恶寒、头痛、眼眶后痛、肌炎、剧烈性头痛、肌痛、关节痛、恶心、呕吐、乏力、厌食,第1次发热可达39~40c。持续4~5天下降,症状减轻约1~3天后再次出现高热双峰热,在发病3~5天,多数病人首先在躯干两侧出现麻疹样红斑,逐渐向四肢发展。以前臂屈侧为多,呈猩红热样皮疹,向颜面、四肢扩展。有的病例在手足、掌跖、踝及小腿可见紫癜样斑丘疹,伴瘙痒,消退后有脱屑。病人多伴浅表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病毒可引起亚洲儿童出血热。表现皮肤黏膜小的出血点及瘀斑,严重者有鼻出血,消化道、呼吸道及颅内出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退热后可恢复。凝血酶原延长。个别有蛋白尿,血清转氨酶升高。可用乳鼠脑、猴肾、白蚊、伊蚊细胞株作病毒分离培养。

外周血液白细胞总数减少,发病第2天开始下降,第4~5天降至最低点。可低至2x109/l,分类显示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相对增多。绝大多数病例出现血小板减少,低于100x109/l。血液血细胞比容增加20以上。可达60~70。部分病例有蛋白尿,尿中出现红细胞和白细胞。约半数病例有轻度alt、ast升高。脑型病例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和蛋白质正常或稍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

单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滴度超过1∶32,红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全文徐晏清陈念免费全文阅读结局 画河山 我混娱乐圈,是为了改变世界 极品护花神医 重生后,我要干翻原生家庭 全本小说推荐贺焱林若初小说免费 老妈喊我回家收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