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73章 Wh\/Kg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确定了要做什么超导产品后。

很快。

在一座单独的厂房内,叶云明派人组建了一个新的制造部门。

提前采购了一批的机器设备过来,投资了八千多万,建立了一条全自动化的组装流水线。

这条流水线不需要用到一个人工,只需两三名工程师即可管理。

8月18日,这条超导电容生产线,开始了试运转,排除了一些故障和问题。

20日,超导电容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

操控室内,站在监控屏幕前。

叶云明他们可以看到。

先是一个个小型的高强塑料方盒,出现在流水线的开头端。

然后激光加工设备,切割出一个个的标准卡槽。

再放入用于导电的片状超导线材。

接着是一片片薄如纸张的银色薄片,被插入在卡槽之上,密集码放了250层之多。

再用另一半的塑料盒,与之严丝合缝的拼合。再用激光加热缝隙,使之牢固粘合,只露出正负两片电极,以及一个小拇指粗的小孔。

然后送入零下190多度的低温加工舱内,通过预留小孔,给一块块的半成品超导电容,注入了液态氮气(N2),直至溢出,最后给小孔拧上一个塑料盖,使其内部完全密封。

如此!

组装流水线的末端,一块块比充电宝稍小的超导电容,就这么生产出来了,整个过程工序不多,非常简单。

但也有人感到不解,为什么要往超导电容内部,注入液氮,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很简单。

超导电容内部的超导材料,其超导临界温度是-73.5c。

而液氮的沸点是-196.56 c,远低于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从而提供让其保持超导特性的环境温度。

但实际使用的过程中。

这些超导电容,还得放置在一个温度较低的密封容器内,再提供一层外部低温环境,避免在常温环境下,因内部压力升高,导致超导电容外壳出现破裂损坏。

只是令人疑惑的地方又来了。

其实可用作制冷介质的物质非常多,远不止液氮这一种。

比如二氧化碳的升华温度是-78.5c。

液态乙烷的沸点是-88.6 c。

液态乙烯的沸点是-103.7c。

常用的氟利昂的沸点是-104c。

液氧的沸点是-182.95 c。

以上物质的沸点,都在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之下,为什么不使用这些物质,作为制冷介质,偏偏选了温度有些过低的液氮?

这自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为了安全性的考虑,乙烷、乙烯这些易燃物质肯定不能考虑,不然出了火灾事故,要承担非常大的责任。

二氧化碳理论上是最合适的制冷介质,但它没有液体形态,低于-78.5c的温度下,会以固态方式存在,称之为干冰。

氟利昂安全且不易燃,作为常用的制冷介质,人类已经使用了上百年,但对臭氧层有破坏,不环保,也不能用。

液氧的话,在常温下,需要容器的耐压强度超过1.4mpa(等于14个标准大气压),才能安全使用,且一旦出现泄漏,即便液氧本身不燃烧,但会让其他可燃物变的易燃,安全隐患也不小。

唯独只有液氮,不仅不可燃,还能隔绝燃烧,市场上价格便宜,且在常温下,只需容器的耐压强度达到0.8mpa,就能安全使用,降低了对容器的制造要求。

综上分析。

虽说超导电容内的超导材料,根本不需要-196c这么低的工作温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人类终焉计划 钓系美人在六零的养弟日常 [综]大神成长手册 选手太阴间,Rita恩静吓哭了 路泽张枫 为晋升,我创造了可控核聚 末世降临,开局捡到孟子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