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34章 屯兵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他说他是为了百姓。

那时候百姓过得艰难,天灾,田地没有收成,他们便无饭可食。家中老人长辈病亡,儿女伴侣饿死,百姓几乎都已绝望。

这样关头,有人举着大旗说要为百姓谋福祉,他们自然高高兴兴举手欢迎。

陈胜之赶走了荣氏,自己住进长信宫,身披龙袍,做了大陈的顺天帝。

过了多久?其实也只有两月而已。

不过两个月……他就忘了他是为的什么做这个皇帝,他就忘了百姓到底是谁了。

丰宁百姓愤怒了。即使是大褚末年,除了临水郡六里县发生瘟疫,慜帝因听信天治道人的话下令放火烧城,其余各县各郡遭灾,在太子荣景瑄极力主持之下,也大多都是减免农税。

可那两年,天灾实在太多了。

荣景瑄勉强撑着,也只能是减免而已,更多的赈灾银两是实在发不出了。

那时候百姓积怨深重,觉得朝廷不仁不义,视百姓如粪土。

可现在看来,反倒是当年的大褚的太子爷更仁德。

丰宁今年已经遭过灾,天寒地冻的,郡守早就把府库存粮发完了。朝廷不可能不知道,皇帝能下这样的旨意,还叫他们来年补交农税,实在是要把丰宁百姓逼死。

一下子,丰宁全郡便如炸开的锅,百姓在家里怨天怨地怨皇上,家家户户都是骂声。

潜伏在丰宁的探子都有些慌神,他们万万没想到朗宁友会做这一手。

可……他做的其实也没什么错,他不把圣旨贴出来,他自己是实在没法赈灾,到时候百姓骂的就是住在丰宁郡守府的他了。反正天高皇帝远,被骂骂也少不了一块肉。

就这样,百姓们在愤怒与失望惶恐之中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夜晚。

次日清晨,丰宁郡再度张贴告示,这一次,却是朗宁友亲笔所写。

还是跟昨日一样,同样有书生模样的年轻人站在告示旁不停宣读。

百姓听了之后,简直大为惊喜。

勇武大营不仅给他们住的地方,还让他们种屯田,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啊!

这么冷的日子,葡萄不打籽没收成,海上风浪太大,渔民也上不了海,这一下几乎断了丰宁大半百姓的生活来源。能有田地耕种,那是最好的事情了。

于是,陆陆续续有丰宁百姓锁了家门,阖家前往勇武大营。

大陈顺天元年六月初一,荣景瑄先给兵士们讲好任务,便让他们跟着各自的百夫长行动去了。

四队步兵都等在勇武大营门口,在这里,他们要给百姓明确说清楚。要想来勇武大营便要从军籍,愿意就可以进去,不愿意也可以领一石糙米一石地瓜,回家熬过几日再说。

百姓们高高兴兴来了,听到说要改军籍便都沉下脸来,但又听说不从军也可以令粮食,又都有些犹豫。

二百年来,勇武大营一直在远山脚下,这里的兵士们数次保护过丰宁百姓。他们就像是军神一般,有他们在,没有人敢来冒犯。

现在,即使他们不愿意加入勇武大营,兵士们也愿意把口粮分给百姓,给他们一条生路。

百姓们不想让兵士饿着肚子保护他们,又觉得回去也要饿死,都停在大营门口踟蹰起来。

这时,突然有个高大汉子喊了一声:“去他|娘的陈老二,反正留家里也没饭吃,明年俺家也交不上税,还不如从了军。来来来兵爷,这是俺一家的身份文牒,俺们要当军户。”

他这样一喊,便又有人喊:“不管干啥,多活一日是一日,有饭吃才有活路。俺也要从军。”

有人开了头,便陆陆续续有百姓拖家带口进了勇武大营。

一直到日落时分,另外两队弓手也安排好百们的住处,嘱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再撩一下试试 藏在我心底的你 王者学霸系统 帝宴:天下永乐 界隙穿梭李云龙抗日援朝双界传奇 异境龙闻 锦绣凰图之重生侯府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