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卷三 幻术故事(一)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器亦归于旧所。太守质问众妓,皆云黑无所见,竟不穷其由。”诸客皆大惊,因尽以事对,或告于太守,太守叹异,即谢而遣之,不敢留于郡中。时开成初也。(《宣室志》)

在中国古代,幻术甚为流行,到唐朝时发展到顶峰,原因不外乎当时中外交流频繁,很多西域和中亚乃至更遥远的国家的精通幻术的人,都来到唐朝展示自己的绝技。长安和洛阳,不时有幻术大会举行,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很喜欢看。这些幻术主要包括:移头、卧刃、吞剑、喷火、变物、移人、显字、绽花、隐遁等。技艺高超的,有的成了宫廷御用的皇家幻术师,专门为皇帝表演节目。还有一些高级幻术师被朝廷加封,比如一名叫翟磐陀的法师,就因在皇帝面前表演了长剑穿腹的幻术而技惊四座,被当场封为“游击将军”。唐高宗时,曾举办有幻术大会,但由于场面很惊悚,如移头、吞剑等内容,让皇帝很胆战,曾一度下令禁止这些过于血腥的表演。到了玄宗时代,由于皇帝本人对幻术魔法、鱼龙百戏都很喜欢,所以幻术又兴盛起来。在当时,幻术带有魔术性质,但不仅仅是魔术,比如本故事中的移人术。它和隐身术、隐遁术等“高级幻术”带有比魔术更奇异的色彩。可以说,古代的幻术是神秘主义者的通灵术。但遗憾的是,它们永远地失传了。

上面的故事,记载的是幻术中的移人术。类似的故事,在《广异记》中还有一例。不过,这个故事讲述的不是完全的幻术,而是得道者将人从梦中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唐开元中,有张李二公,同志相与,于泰山学道。久之,李以皇枝,思仕宦,辞而归。张曰:“人各有志,为官其君志也,何怍焉?”天宝末,李仕至大理丞。属安禄山之乱,携其家累,自武关出而归襄阳寓居。寻奉使至扬州,途觏张子,衣服泽弊,佯若自失。李氏有哀恤之意,求与同宿。张曰:“我主人颇有生计。”邀李同去,既至,门庭宏壮,宾从璀璨,状若贵人。李甚愕之,曰:“焉得如此!”张戒无言,且为所笑。既而极备珍膳。食毕,命诸杂伎女乐五人,悉持本乐,中有持筝者,酷似李之妻。李视之尤切,饮中而凝睇者数四。张问其故。李指筝者:“是似吾室,能不眷?”张笑曰:“天下有相似人。”及将散,张呼持筝妇,以林檎系裙带上,然后使回去,谓李曰:“君欲几多钱而遂其愿。”李云:“得三百千,当办己事。”张有故席帽,谓李曰:“可持此诣药铺,问王老家,‘张三令持此取三百千贯钱?彼当与君也。”遂各散去。明日,李至其门,亭馆荒秽,扃鑰久闭,至复无有人行踪。乃询傍舍求张三。邻人曰:“此刘道玄宅也,十余年无居者。”李叹讶良久,遂持帽诣王家求钱。王老令送帽问家人,审是张老帽否。其女云:“前所缀绿线犹在。”李问张是何人。王云:“是五十年前来茯苓主顾。今有二千余贯钱在药行中。”李领钱而回,重求,终不见矣。寻还襄阳,试索其妻裙带上,果得林檎,问其故。云:“昨夕梦见五六人追,云是张仙唤抽筝。临别,以林檎系裙带上。”方知张亦得仙矣。

玄宗开元年间,有张、李二人同在泰山学道术。但李没坚持下来,半途而废。他是皇族,故欲返长安,寻求仕途上的发展,与张告别时,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而张说:“人各有志!取功名是您的志向,有什么可惭愧的?!”天宝末年,李官至大理寺丞。但很快“安史之乱”开始,李携家眷逃出长安,南下至襄阳。随后,奉命去扬州出差,正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在路上,他遇见了分别已久的张。张衣着很旧,神气怆然,装出落魄之感。二人入一客栈,谈至深夜,张得知:李此番出差办事,需要很多钱,因战乱,现在手头上的钱还差很多。转天,张邀请李去他现在的主人那里做客。来到其门庭前,见甚是华丽堂皇,李很吃惊:“你主人是谁?如此气派!”张告诉他不要乱说,小心被人家笑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在灵异话本养老婆(无限) 朕竟成了万人嫌联姻工具人[娱乐圈] 宜室宜婚 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 甄嬛传:华妃重生之权倾朝野 打破剧情,恶毒女配偏要逆天改命 鱼在金融海啸中(鱼在金融海啸中原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