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71章 高适:我骂我自己! (第2/5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晚会造反。”

“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也没想到自己一语成邋,蜀地会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地方吧?”

苏轼收回思绪,含笑看着自己的弟弟苏辙:"子由觉得这篇怎么样?能被称为代表作中的代表作吗?”

苏辙若有所思:“开篇意气风发,后来雄浑壮阔,最后侧身西望长咨嗟。犹如宝剑入鞘,却还杀气腾腾。”

“李太白这首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论其豪迈之气,确实无出其右。辙觉得这首能算。”

他说的是李白的诗。李白不是个谦虚的人,他知道自己文采好,也常常自夸。这就给后世很多评论家发挥的空间了,不需要自己绞尽脑汁寻找夸夸的词。

用李白的诗形容李白就行了。

苏轼望着远方,思绪飘远:“好久没

回家了,什么时候我们回去一趟?”

苏辙明白哥哥这是被勾起了思乡之情。李白出川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老家,他们也差不多,丁父忧之后几乎没回去了。

苏辙:"蜀道艰险,来回一趟要半年左右,真的要回去?李太白都说了,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旅游达人苏轼跃欲试:"可我看完之后,偏偏顾不得那些危险,就想去看看景色。你我年纪都大了,再不爬一次,就没机会了。你瞧这景色多美!"

天幕还在放无人机航拍的蜀道,勾得人望而生畏,也勾得人心潮澎湃。

苏辙也心生触动,答应下来。

不仅是苏轼被勾起了去蜀道的欲望,其他人也是如此。

蜀道真的有这么难吗?他们好想去看看。

李白明明在劝退别人,结果越危险的东西越为迷人,反倒让更多人想去蜀道玩了。

如果李白知道的话,不知道该怎么想。

【既然蜀道难,那人们为什么要走蜀道?不能换条路走吗?

答案是很难。

四川是个盆地,周围都是山,所以出四川很不容易。除了陆路之外也有水路,比如过三峡,但是这条路是往东的,不是往北的。

北边的关中地区古往今来都很繁华,皇城长安都坐落在这里。四川如果想跟关中贸易,就必须打通往北的道路。

所以这条蜀道应运而生。

这条路是华夏最有历史底蕴的道路之一。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三星堆遗址。有人说那是古蜀国。这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有网友说,四川这下挖掘了三星堆遗址,陕西这个古文化大省如果不开个始皇墓,可能就要落后了。

古蜀国靠着蜀道跟外地通信。秦灭古蜀国之后,中间的历史就断层了,很难去追根溯源。

可李白似乎是一个知情者,他听说过古蜀国的传说,并且把它写到了《蜀道难》里面。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蚕丛据说就是古蜀国的第一代国君。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说的就是五丁开山的传说。李白的才学真是深不可测。

现代考古专家穿越回去问问李白,可能会知道更多关于古蜀国的事情。】

李白写得天马行空,古青青也天马行空地说起了李白这首诗里面的文化底蕴,并且提到了神秘的古蜀国。

现代观众看得乐呵呵,直呼李白牛逼。

结果古代人就没那么高兴了。

古代金石学类似于考古,可到底不算真的考古。

未来的人为什么喜欢挖墓葬啊?俗话说事死如事生,人们非常尊重墓葬,挖坟可是要遭天谴的!

很多帝王将相惴惴不安,担心未来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帝尊 虐文总裁觉醒了 韩娱之保镖 咒术师怎样柯学拯救生存率 我绑架了时间线 让你改造反派没让你加入啊 穿成女主的恶毒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