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五十二章 脱贫致富的种子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第一笔回笼的资金,不怕钉子户不动心。

更重要的是,他也需要第一笔回笼的资金来稳定村里的民心和热情。

一旦第一季失败了,丢的可不光是那点庄稼,而是整个白鹤村上上下下十余个大队几千人的生活,到时候别说他这个村支书,就是乡里都要出问题。

所以张文林在这事动起来后压根就忙得没停歇过,就连老张家自己那乡村别墅都是他媳妇儿在家监工,到了10月中旬,房子老早就封顶装修了,建筑队也已经撤得差不多了。

这时的物价不高,人民币的购买力也要强上很多,但是即使如此,一亩地的塑料大棚造价也达到了近千左右,几千亩地的塑料大棚就足足花光了几百万的资金。

十个大队几乎是人均一亩地的大棚需要照料,成本也不小,人均近千的起步成本,还不包括后来的种子等等,所以当务之急,张文林再跟农大的专家请教过之后,就跟各个大队通了气,马上播种。

因为早先就商量好了各个大队各自种的蔬菜种类,这头一季度也顾不上是不是一起上马了,赶的就是春节这一茬,往后了再分时间段种植。

所以10月还没结束的时候,整个白鹤村的人都在种菜,育种的育种,培苗的培苗,浇水培土,忙得不亦乐乎。

这菜地里,种下的哪里是一粒粒菜种,种下的是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上湾大队是白鹤村最外围的一个大队,已经临近刘杨村的地界了。

杨金花是上湾大队最有名的穷户,家里男人半夜躲计划生育遇上车祸断了手腿,好些年卧床,生活都难以自理。

偏偏夫妻俩当初结婚的时候没料到这一茬,儿子女儿足足生了四个,大女儿初中毕业就在外面打工,二女儿甚至初中都没上,三女儿还在上初中,当年死活不肯结扎到处躲计划生育就是为了小四这么个男娃,如今儿子还在上小学,家里也算得上是赤贫了。

这次盖塑料大棚种菜,杨金花可谓是顶的了半边天了,整个上湾大队没有一个人比她签字签的早签的痛快,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她一个女人独自撑着一个家过了七八年,如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这五亩塑料大棚上了。

不错,是5亩,一点都不少。

为了这事,她把大女儿二女儿都叫回家种菜。

看着手中一颗颗辣椒西红柿的种子被埋进土里,杨金花心里也多了一丝丝期许。

不远处,翻过刚栽好没多久的防风林,一条灰白色的天际线弯曲着通向坝头乡,那里正是张坝公路,当初修路的时候,虽然杨金花家里没有一个能够出工的男丁,但是她还是拼着不休息出了三天工,一个女人干了一个男人一样的活。

这路,也有他老杨家的一份贡献,虽说不如村里文林书记来得多,但是,这也是老杨家的希望所在。

弯起腰抹了一把汗,杨金花透过大棚敞开的门往张坝公路的方向看了两眼,又弯下腰接着下种了,身后,两个女儿也跟着在浇水撒种。

过了这一辈子的日子,人生也过了大半,她杨金花也就靠这么一回了。

随着各家各户的塑料大棚逐渐种下种子,细心照料,张晨也算是明白了自己老头子当初不干涉自己买地的理由了。

那可是400万!

足足400万簇新的毛爷爷!一分都不少!

你知道400万是个什么概念么,96年400万能在上海买20套位置尚佳,面积不低于100平的房子,20套!那可是20套房子!

放在20年后,这样的20套房子,就按照3万一平的整数来算,你不花个6千万以上想都别想了。

这么大一笔财富—虽然是股市赚的,但那也不是风刮来的,老头子就那么花了,换回来的是几大箱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绝色老婆全本小说 定南王 嫂嫂不好惹,竟是满级King 闪婚,染上惹火甜妻 陆清清盛明羲 玩儿在那个年代 畅销小说推荐燕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