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26章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皇帝放下酒杯,又感叹道:“说起来朕和楚王叔也是许多年未见了,朕上一次见他,还是三年前父皇驾崩的时候。还有王叔膝下的镐堂兄,父皇在时,我们常伴随父皇一起骑射,朕射箭还曾输过一场镐堂兄。朕最近时常想起我们兄弟以前一起骑射的日子,真是怀念啊!”

然后自有朝臣附和“圣上明德”“圣上仁悌”“圣上思怀楚王世子,不如宣召楚王世子进京伴驾。”……

皇帝笑着点了点头,做欣慰状,道:“还是爱卿了解朕的心意啊!”

戚边想到楚王的请托,有意想要帮着说几句反对的话,但又想到皇帝用楚王的贿赂之物对他所做的警告之意,最终又闭上了嘴巴。

等到宴散人去,戚边一和兄长回到家中,便关起门来,在书房里一边走来走去去,一边气哼哼的骂道:“太过分了,太过分了,当初若不是有我们戚家,朱晁那小子能做上皇帝,恩将仇报的小子!”

要说起来,皇帝当初能登基,戚家真没有多少功劳。当初戚家在吴王这个亲外甥和皇帝这半个外甥和半个女婿两边摇摆不定,直到后面局势明朗,先帝遗召明确由皇帝继位,戚家这才弃了二皇子出来为皇帝摇喊呐威。只是人都是爱将自己功劳往大里面夸的,在戚家人看来,皇帝能平稳登基,的确依仗了戚家的势力。

比起他来,戚弘却要比他要淡定的多,坐在小桌前闭了一下眼睛,等戚边骂够了才开口道:“好了,不过是一番警告而已,就将你气成这样?”

他说着顿了顿,继续道:“皇帝这几年来羽翼渐丰,已经不是当初能让我们随意拿捏的少帝了。看看他派人盗劫我们府上这件事,这么多天过去了,我们竟然没有查出来他派的是哪一府哪一卫的人。或者他根本没有动用府兵,怕他私下里还培养了一批力量。”

戚边将手上的一枚玉佩摔到地上,骂道:“当初真是被雁啄瞎了眼,早知道,就该拥戴吴王。”

戚弘摇了摇头,自己这位弟弟,带兵打仗有几分能耐,但论阴谋算计却稍显不足,脾气又过于暴躁易怒,若不然,也不会被皇帝算计得从右卫大将军的位置上下来。

当初戚边遭贬,戚家原本是不担忧的。大汤的武将十有七八是出自戚家的门下,十二卫府有八卫掌握在戚家手中,那时大汤内有各路藩王拥兵自重,外有突厥回纥扰乱边境,没有戚家,皇帝只怕连皇位都坐不安稳,他们等着看皇帝的笑话,并在皇帝受不住压力之后风风光光的将戚边迎回右卫大将军的位置。

但没想到,皇帝却将薛家一力提拔了上来,又提拔了许多没有靠山的寒门,将戚家的人一一替换了下来,到如今,十二卫里只有五卫还能受戚家控制,其中有三卫已经明显不够忠心,反倒是皇帝,手上的兵权日益增大。

而在文官里,皇帝则提拔了于士林中一直有声望的怀州李家与戚家抗衡,他现在虽还能坐稳尚书仆射的位置,但已渐渐力不从心,三省里面与他唱反调的人也越来越多。

李家在前朝曾出过三位皇后五位贵妃八位宰相,九卿之人列不计其数,但后来高祖起兵,李家因拥护旧朝,在高祖登基之后,李家便立下家训不得出仕。当年高祖和□□都不曾说动李家出仕,但皇帝却不知用什么条件说动了李家。

若说戚弘现在不后悔当初拥护皇帝,那定是假的。皇帝为太子时,看着并无大才,且稍显庸碌贪色,比之自小有聪慧之名的吴王,多有不堪。一个昏聩的皇帝总比一个聪明的皇帝好控制,何况皇帝是宫女所出,身份不高,又无外家依仗,能依靠的只能是戚家,所以戚家才会放弃吴王拥立皇帝为帝。

但没想到,皇帝自登基后便像是变了个人,安策定计,运筹帷幄,表现得像是个天生的帝王。

戚弘叹了口气,如今想再多已经无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上) 办公桌上的美味上司 庶出奸妃 南岳小录 闺袭 重生让我收获性福 在崩铁里捡到少年织田作是否搞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