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217章 强国风范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门火炮、四百架飞机以及三亿发子弹、两百六十万发炮弹、十万吨燃料,由新联合王国海军组建的护航船队从利默里克港启程,将总量超过五十万吨的军火物资运往特拉维夫,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完全超出了阿拉伯国家的意料。等阿拉伯军队卷土重来,犹太武装早已部署完毕,布好口袋等着对手。结果,霍隆一战,四万犹太武装击溃了十万阿拉伯精锐,俘敌人数超过两万,并以此为砝码,迫使阿拉伯人承认犹太国家占据巴勒斯坦的既定事实。

在国联斡旋下,犹太国最终与阿拉伯国家联盟订立停战协议,中东地区的发展自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巴勒斯坦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流着奶和蜜的土地”,就是因为其北部和西部是地中海气候,阳光充足,土壤条件适合种植,而在犹太人的勤奋开垦和科学经营下,这里出产的棉花、水果、蔬菜很快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棉花以优惠价格出售给了爱尔兰人,水果、蔬菜则被卖到了东欧和南欧,源源不断地换取外汇,用以偿还军购贷款和购买新的武器装备。

新联合王国的国际投资在犹太人身上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而在遥远的泛太平洋地区,无论是在美国、墨西哥、阿根廷,还是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几内亚,“新联合王国制造”早已随处可见,特别是科研和民用领域的核反应堆技术输出,基本上成为了新联合王国的垄断项目,每年都能够为政府和企业带来折合数亿马克的利税收入。

规模庞大的新联合王国商船队,掌握着太平洋航线上近四分之一的贸易量,并逐步将贸易航线扩张至南亚和东亚。从50年代初期开始,新联合王国逐渐成为日本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直接竞争对手。钢铁、合金、动力、燃料、船舶……这两个国家出产的工业品,技术质量不分伯仲,而新联合王国方面无视日本人提出的公平竞争、和平共处原则,联手西方同盟国家发动了一场贸易战——他们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甚至是半买半送的形式,长期向亚洲地区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并建立了完备优质的售后技术服务体系。

为了打赢这场贸易战,新联合王国政府每年减免的相关企业税收就达到了数千万之巨,向船运公司提供的政府补贴足够建造几艘超级油轮。这种不惜代价的投入,在国际贸易大战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在1951年以前,亚洲国家进口的数十万吨汽油煤油,约有七成来自日本,而到了1951年,这一比例下降至四成,仅仅两年之后,日本生产的燃料,大多数都只能在本国销售,日本出产的飞机、机床、车辆、药品以及新型材料也大致如此,只有在铁路机车和民用船舶领域,日本制造还勉强保持着一定的竞争力。

5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部分国家开始出现经济衰弱的势头。在欧洲,意大利的经济形势最为艰难,政府的工业改革再度宣告失败,全国失业率接近20,民众的不满情绪为革命思潮的蔓延提供了理想的温床,这个国家又一次陷入到了动荡之中,而在亚洲,因自身资源严重短缺、对外贸易长期低迷,日本成为第一个进入衰退通道的国家,尽管军方始终不甘沉默,试图以兵谏的方式迫使高层改变策略,联合苏俄、对抗欧美,但兵谏行动还未发动便走漏了风声,宣仁天皇下令逮捕参与兵谏的中高级军官,并勒令军部效仿德国,对现有军事体制进行所谓的“现代化改革”,延续千年的武士道精神,自明治维新以来再次受到颠覆性的冲击……

在军事和经济领域遭受“双重阉割”的日本,自然而然地退出了20世纪后半场的列强争霸,能够挑战德意志单极霸权的,这时也就只剩下美国和苏俄两家。前者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工业基础、强劲的科技力量以及桀骜的国民精神,很快从大战失利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工业、贸易以及国防建设的绝对值都创下了历史新高,隐隐有了跟西方同盟国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峡谷父能量 重回末世,炮灰小姑姑带飞原女主 我的卡组无敌 药香娘子:夫君,别动 快穿宿主她乐于助人 宝贝儿,咱们再婚 我是小道士5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