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134章 永昌(十五) (第2/5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刘尧虽以诈降利诱,赖以成规模的大军和险关将他们困在了燕山,以最大限度削弱奔马的威力,战事依旧焦灼吃紧。

齐凌的第一封密旨送来时,正值第二战清点伤亡之际。

密旨只送于李延照一人,他看后将自己关在帐中一日一夜,水米未进。

天子遇刺病重垂危,朝中局势山雨欲来,若不引兵回援,恐有社稷倾覆之祸。

但——

燕山之策是诱敌深入之策!

已经根本不可能后撤!

此时撤军,勿论如何高明的战法,都会叫野兽一样的匈奴王庭嗅出机会。

燕山草场再往南再无雄关可凭,快马奔袭向南可至燕代第一重镇峪州城。

峪州城毗邻丹河,丹河本东西走向,发自昆仑虚,收各支流,在峪州急转南北向,浩浩荡荡由北而南奔下洛阳城,水量丰沛且平缓——李延照大军粮草走的便是这条粮道。

太平时,它是一截云帆昂扬的黄金水道,方便漕运、商贾、灌溉;而战乱时,它便会成为一把直插洛阳腹心的尖刀。

一旦峪州失守,洛阳危矣。

这也是燕山之策能成行的原因之一:胡人根本不相信中原会打开燕山长城这个重要的隘口,袒露腹心,直迎北面强敌。

现在敌人已经引入家宅,大军一旦后撤,先不提拢住军心不至大溃散有多难。

再不提放弃粮草辎重的损失、被追着截尾的风险。

光是北方全境战线失守崩溃、引胡人战火彻底烧进中原、万千黎民蹈没苦海、甚或沦为千古罪人的可能性,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承受。

一夜之间,李延照头发就白了一半。咬下指尖血掺入浓墨,捉起千钧之笔,写下回信,“将在其外,君命有所不受,知危报不归者,唯吾一人。待克平戎狄,北安诸境,当束骸待诛,违拒之罪,伏听汤镬。”

遂矫皇帝诏,大犒三军,厉兵秣马,怀破釜沉舟之心,将向左贤王部发起决战。

就在此时,发自齐元襄所统宣明殿的伪朝诏书送至了边关。

李延照自从拿到齐凌密信,已知他重伤垂危,朝中云波诡谲,敌我难辨。广置斥候哨探,朝中来人到峪州城,便已提前得知消息。

亲率五百卫队,离大帐五十里扎营,辕门设宴,置“八豆八簋六铏九俎”,以珍馐美酒相迎。

宴设好,约莫黄昏时,黄门郎拥着新任的骠骑将军,持节,都督并、幽两州诸军事齐贤至。

齐贤是临淄王幼子,齐元襄弟,不足十八岁,身量不高,略不胜甲,面有骄色。

先抱怨这一路风霜,又嫌宴肴不足以美口。李延照对他毕恭毕敬,亲自持觞斟酒,侍奉到酒足饭饱,方询问京中事。

齐贤道:“先帝宾天,太子将即帝位,我奉皇后命,令将军旋返。”

李延照问:“令我只身返回长安?”

“大军由我代管。”

李延照笑了笑,自言自语:“大战在即,阵前换帅?”又问:“将军知兵吗?”

齐贤醉得面颊酡红,仍听出他话中嘲讽意,乜斜醉眼看他:“知你不服,但如今皇后殿下临朝,懿旨就是圣旨。你待如何?你家老小可都在长安,你那儿子好像还不足十岁?”

李延照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有个黄门郎觉察不对,悄悄来搡齐贤。

齐贤却年轻气盛,一拍桌子跃起身来,指着李延照鼻子骂道:“李延照,现在大将军是我兄长,可不是你。明日宣了旨,不管你愿不愿,你都得给我滚。”

李延照面色平静,只将视线向旁移,他坐的席旁有一对手戟,横戈案侧,倚靠沸釜,色如铜镉,灯下莫辨。

下一个眨眼之瞬,他已操起手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再撩一下试试 藏在我心底的你 王者学霸系统 帝宴:天下永乐 界隙穿梭李云龙抗日援朝双界传奇 异境龙闻 锦绣凰图之重生侯府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