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十七章.赚钱大计(中).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没有区别,与其放到咱们自己手里,存到户部与内库,好处还要更多些,还是少爷想的长远。”

见许庆彦满脑子的贪官思维,赵俊臣不由苦笑摇头。

虽然,许庆彦说的这些“道理”,也并不能算错。

而许庆彦被赵俊臣说服后,终于心生好奇,问道:“少爷,你所说的巧物,究竟是什么?”

赵俊臣摇了摇头,道:“我还没想好。”

………

其实,为户部增收,赵俊臣的办法有很多,其中效果最明显的,无疑就是税收制度改革。

后世评论明朝,曾直言其败亡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民间走私情况的泛滥。

民间的走私,不仅造就了一批富可敌国的走私商人,更是让明朝国库窘迫异常。

然而,归根结底,明朝之所以走私泛滥,还是因为自己税收制度——尤其是商业税收制度——太过混乱的原因。

明朝的商业税收混乱到什么地步?

这么说吧,如今的大明朝,县有县的收税站,州有州的收税站,府有府的收税站,省有省的收费站,镇守太监有镇守太监的收税站,甚至连各处皇家田庄,都私设有收税站。

除此之外,还有数不胜数的临时收税站,虽名为“临时”,但实际上,所谓的“临时”,期限往往以十年计!

更重要的是,各处收税站征税的随机性也很大,什么物品需要征税,税又该如何征,完全由征税官员随意做主。遇到好说话的征税官员,只会对货物征税,若是遇到心黑的征税官员,连你自带的食物、运货的马车、身上的衣服,都会一一征税!

如此一来,售价只有一百两银子的货物,从出发站运到目的地,却往往需要缴纳百两银子的税,无论是百姓还是商人,又哪里能受得了?不走私又有什么办法?人总要活下去。

事实上,由于税收混乱、走私泛滥的原因,大明朝每年征收到的商业税,林林总总加起来,也不过三十五万两白银!

三十五万两白银,看起来不少,但赵俊臣根据各方面的数据资料来估算,近些年来,仅仅京杭大运河这么一条商路,每年走私的棉布,总价值就不下七十万两白银!若是对这些走私棉布进行抽税,仅仅货物税、船钞、抽分、货物堆放许可税这四项,就有近十万两白银的税收!

这还仅仅只是京杭大运河这么一条航路!这还仅仅只是在单论棉布这一项货物!

这个时代,商业税真正应该有多少?对赵俊臣而言,还是一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然而,整顿商业税收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就被赵俊臣放弃了。

这种改革,耗费时间太长,无法在一个月内见到成效不说,它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了——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员、满天下的走私商人、每年都能收到一大笔孝敬银子的中枢大员,都是如今税收混乱的受益者,而赵俊臣还没有脑热到要与天下为敌的地步。

抛开商业税务改革,四川盐务整顿,引晋商入川,同样能为户部带来大批银子,稍稍巧立些名目,一个月之内为户部增收二十万两白银,亦不是难事。

然而,赵俊臣既然已经与太子朱和堉立下了赌约,那么四川盐务整顿的事情,就绝不能在现在提及了。

若是没有赌约的事情,四川盐务整顿在赵俊臣与晋商集团的合力促使下,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然而,如今赌约已立,这个时候提出盐务整顿,不仅太子一党为了赢下赌约会极力反对,内阁首辅周尚景为了阻碍德庆皇帝南巡亦会极力反对,就算是其他的阁老重臣们,眼红户部之权,为了打压赵俊臣,也会极力反对。

如此一来,原本稳稳当当的事情,反而会生出无数变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绝色老婆全本小说 定南王 嫂嫂不好惹,竟是满级King 闪婚,染上惹火甜妻 陆清清盛明羲 玩儿在那个年代 畅销小说推荐燕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