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378章 禅位之意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听杨小藜说完后就捧着书本嘟囔道:爹娘送她来读书,每日都恨不得拎着她耳朵告诉她好好念,花多少银钱买书和笔墨都没关系,只要这辈子考进上阳宫内读一读书,就光宗耀祖啦。

于是那孩子小大人似的叹气:“可惜我没赶上杨老师的好时候。”

不然就直接进去念书啦!

杨小藜不由笑了:是,她赶上了好时候。

但……眼前的孩子们,赶上的如何不是更好的时候?

*

杨小藜换过家常衣服,取下了头发上赶路时扎着的包头。

杨母在旁给女儿递了一杯温热的饮子,也有些心疼道:“你平日要在城建署当值,每攒几日休沐还要赶到东页谷县的女校去教书,也太辛苦了些。”

杨小藜笑道:“早些将署中银钱还了,心中不就踏实了?”

其实她如今的俸禄母女两人吃用舒坦绰绰有余,但因‘背着贷款’,她知道母亲总是减省的。

她的午膳都是在公厨吃,母亲自己就吃的特别简单,有时候吃个饼配上自家的几块酱菜就过去了。

“阿娘,东页谷县做的好豆腐,原先夏日不好捎带,如今天凉下来了,我就带了些回来。”

“我先送些好的去刘融姐处。”

宵禁是指坊子外的大路上,夜间不得有人乱走,坊内是无妨的,甚至坊内还有食铺彻夜开着。

而这些年,杨小藜有什么好东西,都不忘送去给当年的抄报铺副管事,也就是告知并鼓励她去上学的刘融姐一份。

听她提起刘融,杨母忽然一拍手:“我真是老糊涂了,这么要紧的事儿都忘了说。”

“你不该拎豆腐去,应当拎些正经贺礼去——你刘融姐高升了,不再是洛阳抄报铺的总管事,从后日起,就要去大司徒府上做长史官去了!”

“啊?”

杨小藜这一声‘啊’里,先是惊喜,再就是迷惑了。

长史官……宰相府哪有长史官?

便是按照爵位算,也得公主、亲王、郡王等府上才有长史。

杨母道:“官场上的事儿我不太懂,你自去问吧。”又道:“四色礼都给你备好了。”

她虽对自己减省,但在女儿的事儿,尤其是正事儿上,倒是从来不省的。

杨小藜耐不住性子,当即就出门往刘融姐家去。

**

“各公主府、王府长史之职,原是统理府寮,纪纲职务。”几乎就是管着一府所有庶务,其中自然包括官场上的应酬往来。

刘融与杨小藜解释道:“陛下特旨,亦按此为姜府置属官。”

只是大司徒多不在府中,且府中也无旁的主人,因此她府上的长史最要紧的公务便是负责接应拜帖,替大司徒安见拜访官员之事。

刘融与杨小藜大约讲了讲她的工作:每旬(十日)起始,大司徒会交给她一张时间表,上面是她那几天(一般隔三四日才会有一天)会回到姜府,有暇按序见送上拜帖之人。

而她要做的,就是汇总诸多送到大司徒府的拜帖,整理过后以表格和一句话事条的形式呈给大司徒。

之后再按照大司徒标出的要紧程度,将红牌、黄牌等各色不同的预约牌分送给拜访之人,定下时间。

当然,还有一些拜帖就要由她这位长史官代为回掉,亦或是指引送拜帖的人去相应署衙。

总之,相当于一份宰相府机要秘书的职位。

其实许多宰相会锻炼自家晚辈,亦或是养着专门的幕僚来做这件事。

而大司徒府上原人少,无有家中晚辈行应酬事。

从前自然有人料理此事,如今无人照管,大司徒也不愿现聘幕僚。于是便由皇帝专门下了敕令,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在灵异话本养老婆(无限) 朕竟成了万人嫌联姻工具人[娱乐圈] 宜室宜婚 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 甄嬛传:华妃重生之权倾朝野 打破剧情,恶毒女配偏要逆天改命 鱼在金融海啸中(鱼在金融海啸中原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