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七章隆重宴请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考察组的领导敬一杯酒,哪怕是碰一下杯,都是一种满足。而所有来给蒋书记和董部长敬酒的人,都是人人毕恭毕敬,心诚意切,只要自己敬酒时蒋书记或董部长能够对自己说上一句话,敬酒人在心里都会觉得是无尚的荣光,就是平时不能喝酒的人,这个时候也都非常愿意喝下一大杯。看到领导把杯子中的酒干了,心里就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看,人家领导对我是多么真心!但只敬蒋书记和董部长不敬考察组的其他人,似乎又显得功利性太明显,并且说不定考察组中的哪一个人的一句话就可能影响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因此,对于考察组的每一个人都不敢得罪,每一个敬了蒋书记和董部长酒的人,都要向考察组的其他同志每人敬一杯,这样下来每个人再怎么也要喝个杯酒。如此一来,对于那些喝得酒的人来说倒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于那些喝不得酒的人来讲就惨了,毕竟酒喝多了难受。但是,在这种场合,大家都拼命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都希望能够在蒋书记、董部长及考察组的同志面前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特别是其他职务低的人,还要考虑在县上的领导那里保持好的形象和印象。因此,尽管酒喝得不少,氛围热闹但却并不嘈杂。

蒋书记的酒量确实了得,今天这个场合近三十个人,一人一杯,也是近三十杯,并且有好几个领导都是敬了几次。但蒋书记不愧是领导,三十多杯喝下去,从脸上看没有一点反应,唯一感觉到喝得比较多的,是别人给他倒酒时,想着他可能已经喝得差不多了,为了保护书记,就倒得少一些,但蒋书记不依,硬是要倒得满满的才满意,他说他要一碗水端平,对每一个来敬酒的同志都要一视同仁,不能有的同志多,有的同志少,否则可能就会有人对自己的意见,认为自己看人说话。而刚开始时不是这样的,倒酒的倒多少他就喝多少。当然这也只有细心的人才会发现。不过,蒋书记的话,虽然听起来是酒话,但却让人听了事觉得很舒服:看,人家领导就是不一样,知道一碗水端平。也因此,就更是提升了蒋书记的形象,认为蒋书记不愧是市委领导,对人公平,待人和气。

由于小王没有在主桌就坐,再加上除了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办公室少数几个人知道他在考察组里的角色外,其他人并不知道他在考察组里的角色,县上同志敬酒的重点就没有放到他身上,因此就要显得自由不少。见其他人都吃得差不多了,他也就在原座位上坐着看主桌的动静。小王知道,在这种场合,领导没有走自己是决不能先走的。尽管这些没有什么人专门教过,但小王好象天生就有这方面的悟性,如果换一个人可能早就走了,管你领导不领导,反正我已经吃好了,喝饱了,你们喝酒关我什么事?

由于县委书记黄俊生是今天的宴会主持人,桌子上除了蒋书记和董部长,算他的职务最高,并且自己又担当着主人家的角色,因而在桌饭上也就放得特别开,加之市委已经确定了他继续担任县委书记,考察组到县上考察,对于他来讲并没有什么压力,即使考察中对他有什么不好的反映,也不影响他继续担任县委书记,再加上他的酒量也并不亚于蒋书记,因此,尽管其他桌的人都基本上没有吃了,大家都把目光转移到了主桌,但黄俊生还是在一杯一杯地劝着蒋书记的酒。最后还是董部长看到蒋书记也喝得差不多了,就在中间调和,说:“黄书记,这样,今天就算了,反正蒋书记还要在县上呆一天,明天再来行不?你不能让书记一次就在你这里把酒喝够嘛?否则下次蒋书记来就不喝你的酒了。”

作为领导,董部长的水平就是高,他不说蒋书记“你不能让书记一次就在你这里把酒喝醉”,而说是“你不能让书记一次就在你这里把酒喝够”,就是这一个字的差异,就充分显出了水平。试想想,有谁把酒喝够过?如果说一个领导在县上喝酒喝醉了,传出去多不好,多让领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南方纪事 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反派:我成了主角师弟的替身 万千宠爱 周婶的妈妈 大魔女笔记 情深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