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二百九十章 百年会谈(六)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己人,他的根本在南洋,他现在也被称呼为南洋大商,朝廷于张弼士而言那时可有可无的,但对他盛宣怀跟孟洛川,尤其是孟洛川,大清朝廷的存在还是必要的。

张弼士提朝廷分量不够,孟洛川不会提及朝廷,李二爷的眼中没有朝廷,为了给自己谋划后路,盛宣怀一不做二不休,正式提出了朝廷与商界的关系。

盛宣怀开口再次转换了话题,这话头在李大成看来,应该是张弼士说出来才对的,盛宣怀说了自然最好,但这也意味着盛宣怀要撇开他的官商帽子,跟自己合作了。

与盛宣怀合作,李大成这边是没有计划的,在李大成的眼里,四面八方全是敌人,他区分敌友的原则也简单,在一起做事的就是自家人,除此之外全是敌人。

对盛宣怀,李大成只有针对的计划,没有合作的计划,因为这盛宣怀跟官场的牵羁太深了,李大成没想到已经过了五十岁的盛宣怀能有如此魄力,或许这也是张弼士刚刚说的制糖业市场,刺激了盛宣怀吧?

“这话我不好说,孟四爷以为盛大人的提问该怎么回答呢?”

盛宣怀的突兀一问,李大成并没有直接回答,朝廷如何,对他而言不算问题,朝廷该咋样就咋样,就是朝廷的人都死绝了管他屁事儿?

这清廷对张弼士而言也是如此,人家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与洋人交情匪浅的张弼士,也是大清朝廷对付不了的人呐!

至于这个问题对盛宣怀,也只是个投名状而已,若盛宣怀等人眼中真的将大清朝廷视作了生身父母,也就不会有东南互保的出现了,官商的帽子决定了盛宣怀的行事法则,只要于买卖有利,什么朝廷不朝廷的对盛宣怀而言无所谓。

这也是李大成对盛宣怀采取敌对态度的原因,官商这一体系。大多做的是与洋务或是外贸有关的买卖,他们这批人最容易做汉奸,在不辨敌友的情况下,李大成采取的对策就是一律当做敌人来对待。

四人之中,传统商人孟洛川是大清的铁杆拥趸。这个也不是个人感情决定的,而是身处的立场所决定的,大清朝廷是真正的地主商家代言人,虽说有有压榨,但大清朝廷维护的是小农经济,所以大清跟孟洛川这样的传统商人之间。有一条不可割舍的纽带。

当然这个朝廷可以是大清朝廷,也可以是大明朝廷,亦或是任何一个朝廷,只要这个朝廷维护的是地主商人的利益,孟洛川这样的传统商人都是会拥戴的。

改朝换代可以。从根本上大变不可以,李大成之所以用利益来推动事情的发展,而不提什么理论,也是出于这一方面的考校。

维护大清朝的可不止是这些地主商人,大清天下起码半数的人口,现在依旧是拥戴清廷的,想要从根本上改变人心,理论永远不好使。真正好使的只有利益一条。

无论是什么样的理论,他若是改变了人心,要看的可不是这理论层次的高低。而是理论背后的利益,这个李大成拎得清。

“若是捐输能少一些就好了!”

盛宣怀的这个问题,孟洛川是无法回答的,朝廷如何?这话说的明白,这些人做买卖是要撇开朝廷的,提到朝廷。孟洛川最在意的还是捐输,苛捐杂税让小民百姓抬不起头。同样也让商家抬不起头啊!

孟洛川不知道别人如何,但他的三祥。这几年也是饱受捐输之苦的,这几年的时间,他纳出去的捐输,几十万是有的。

“孟四爷此言差矣,大清的商税并不高!”

李大成此言一出,不仅随便敷衍的孟洛川脸色变了,盛宣怀与张弼士的脸色也变了,李大成的目的才是众人最怕的问题。

李大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身后的振威军,商税不高就意味着李二爷是主张增加商税的,增加商税的目的何在?养兵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草色烟波里 重回九零拆迁前 [星穹铁道]网友想和你面基 极致娇宠,从一夜深情开始 为军火库舔女主三年,她却当真了 1941重启波斯 男配视频直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