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二 文化关公 (第2/5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头颅回营,此前杯中的热酒,依然还有余温,完全是天下无双的神勇。但是,在真实的史书当中,斩杀华雄的却是孙坚:“孙坚复相收兵,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这明明白白记载在《三国志》卷四十六《孙坚传》中。这种手法,是典型的移花接木。至于过五关中所斩杀的六将,即孔秀、孟坦、韩福、卞嘉、王植、秦琪,在真实的史书中完全没有他们生平事迹的记载,连名字也全都出自虚构。这种手法,则是典型的无中生有。

显然,《三国演义》完全是把关羽作为古今第一名将来美化的。这样做的原因何在呢?前面讲周瑜时已经讲到,陈寿的《三国志》,是以曹魏为正统。一是因为曹魏最先称帝,而且皇冠直接从东汉献帝手中得来,属于古玩收藏家所说的“传承有自”。二是因为陈寿的书写在西晋,而西晋的皇冠又从曹魏得来;不以曹魏为正统,就是不以西晋为正统。果真如此,陈寿就会遭到现实政治的打压。但是此举,后来却引起“尊刘抑曹”人士的抵制。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南宋朱熹《通鉴纲目》,就都改以蜀汉为正统,来写三国的历史。东晋和南宋,都是中原汉族王朝灭亡之后,偏安江南的小王朝,处境与蜀汉类似,所以会有如此的反应。习凿齿影响小,儒学泰斗朱熹的影响却很大。《三国演义》恰好产生在朱熹之后不久的元末明初,因而也有浓厚的“尊刘抑曹”倾向。后来清代初年,毛宗岗全面整理《三国演义》,又在朱熹《通鉴纲目》的影响之下,再度加重了这方面的倾向。于是全面美化关羽,就和美化孔明一样,在书中出现了。

虽然《三国演义》对关羽进行了全面的美化,但是在关羽本人的身份和头衔上,依然保持了历史的基本真实,即依然还是君主刘备的臣僚,蜀汉朝廷的大将。但是,第二个方面的演变和塑造就不一样了,开始破格的大变脸。什么是破格大变脸?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破格大变脸的呢?

所谓的破格大变脸,就是把关羽的身份和头衔,进行破格的提升,不再是臣僚和侯爵,而是要称王称帝。概括起来是三个字:帝王化。

要知道提升如何破格,先要弄清楚关羽本来的位置。他生前的官职,是刘备给的前将军。生前的爵位,是当初斩杀颜良之后东汉朝廷封赏的汉寿亭侯。就官职而论,蜀汉沿袭东汉,常规的军职最高是大将军,以下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前将军排列在第五的位次,虽然是高级军职,但不算最高。为何蜀汉的第一武将没有得到最高的军职?史书没有交代。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当时刘备刚刚当上汉中王,还没有当皇帝,所以暂时先给一个前将军,留出空间,等稍后称帝的时候再往上提升。只可惜关羽没有等到大哥当皇帝的那一天,到死都只是前将军。至于爵位,当时有王、公、侯三个大等级;侯爵之中又有县侯、乡侯、亭侯之分。关羽的汉寿亭侯,是侯爵中的亭侯一等。亭,是乡下面的基层行政单位。总之,关羽本来的位置,官职上是高级武将,但不是最高一级;爵位上是侯爵,也只是侯爵的第三等,两方面都没有登峰造极。但是,在他死亡八百多年后,情况完全大变。

据梅铮铮《忠义春秋》,蔡东洲、文廷海《关羽崇拜研究》等书的研究,北宋徽宗封关羽为“忠惠公”,跳过乡侯、县侯,直接升公爵。后来又升格,封为“义勇武安王”。从侯爵到公爵,再到王爵,堪称爵位级别的三级跳。到了南宋又有新花样,就是在王爵的前后增加形容词。高宗在北宋封号的前边加两个字“壮缪”;高宗的儿子孝宗,又在后边加两个字“英济”,全名变成“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朝的神宗,也就是常说的万历皇帝,更是一步到位,直接把关羽的头衔提升为“协天护国忠义帝”,成为皇帝了。一个皇帝提升另一个人当皇帝,实在是相当搞笑的荒唐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草色烟波里 重回九零拆迁前 [星穹铁道]网友想和你面基 极致娇宠,从一夜深情开始 为军火库舔女主三年,她却当真了 1941重启波斯 男配视频直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