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自序(二)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这里竟然就是我所生活的、脚下所踩踏着的这片土地,她竟然就是湮没在故纸堆、化为零碎片断记忆的两湖地区-曾经繁荣和忙碌了近两个世纪之久的中俄茶叶之路的起点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其中心竟然就是那个曾经中、俄、英、德、日大贾汇聚、千帆万楫、豪宅林立、挥金如土、夜夜苼歌,有“东方芝加哥”之称的世界商业重镇-汉口旧译Hankow。这一瞬间,曾经看过摸过的那些老旧建筑的莫测符号和神秘密码终于被破译,那些建筑竟然如同放电影一般不停在我眼前闪现,耳熟能详的江汉关的钟声竟然也不停地我耳边回响。这一刻的幸福感竟然会让我为之啜泣,如同一个懵懂少年丢掉了自己心爱的“小人书”,寻之不得;蓦然回首,原来她就在自己手心。

艾梅霞的这本书,在中国学术界确实引起很大的振动和反响,也激起了许多学者来研究这条消失了大半个世纪的陆上茶叶之路,但是在民间和媒体间,并未能激起轩然大波,老百姓和学生仍然不太清楚个中细节,直到邓九刚先生的中文同名大作《茶叶之路》一书的付梓。在我一口气拜读完、感叹不已的一年后,听说央视筹划开拍纪录片《茶叶之路》,还有电视剧《汉口码头》也要开拍,而且《茶叶之路》剧组还延请邓九刚先生为该片顾问。可见,邓先生的书对国内媒体影响力之巨,使国内媒体纷纷关注起这条尘封已久的茶路和这条路上的茶业重镇-汉口。

也是到了该扫扫这洒落在故纸堆上的尘土,还历史真实、本来的面貌,让曾经讳莫如深的汉口租界及商业文化的那段历史浮出水面的时候了。作为泱泱华夏十三亿百姓中的一员,一个武汉的普通居民,对于国人逐渐变得心平气和,大肚能容,敢于直面曾经的苦难历史,不再粉饰太平,我真的为之欣慰。渴望拨开历史重重迷雾,能还原原本的历史碎片,哪怕只得窥一斑,此生尤足,这大概是激起我创作本书的原动力。

真的非常感谢艾梅霞和邓九刚这两位美、中学者,以不同的视角和解析方式,共同还原了这条中俄茶叶之路上所经过的那些可爱的各种肤色和瞳子的人们,以及发生的各种惊心动魄的故事。让世界上对这条茶叶之路非常感兴趣的人们,能够在眼前如同美丽的风景画一样清晰浮现出她的脉络。从中总结失败教训,劳记并以这些教训为戒,从而避免重蹈覆辙。亦或从中吸取到商道、人生的营养和精华,并将这些营养用于生产生活中,堂堂正正用来赚取更多利益,提升自身修为和素养。再次为两位学者脱帽致敬,如果我有戴帽子的话~~~:公元2012年1月26日,有“太太的客厅”美誉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2013年末,更听闻河南郑州市新郑市龙王乡庙后安村,连南水北调工程都为之绕道,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百年老宅“安氏大院”以及自汉代以降安氏家族墓园要被拆除和拆迁。拆古建房,拆拆拆!祖国山河一片拆!

在有识之士唏嘘的遗憾和愤怒的声讨声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文人、豪商、大族曾经生活过,有着浓厚文化和人文气息的文物、民宅,并积极投身到文物保护的抗争和工作中,并逐渐地影响到政府的相关拆迁决策的调整与改变。不过,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梁思成、林徽因和安氏的后人还算是是幸运的,比起曾纪泽和林世功身后的命运而言。

要提到中俄这条茶叶之路,不得不面对沙皇俄国人及之后的苏联人,当然也包括现在的俄罗斯人。对于他们最早的映象要追溯到儿时在汉口解放公园内看到的苏联空军烈士墓、记念碑,这是为了记念1938-1941年在中国阵亡的227名秘密援华苏军飞行员中的15名。纵观300年历史,中俄苏之间对抗、战争时期仅占少部分,大部分均为在经济、政治上互相依赖、互相扶持的时期。

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曾国藩二公子曾纪泽,虽有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之最强王权 状元大人她还活着 都市:开局沉睡亿万年,醒来无敌 星际之最强霸主 中意你 老千:罪恶之手 女神的贴身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