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二章县委书记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故事也是笔者亲身见识过的一件事)。在那场举世闻名、对当代中国乃至今天的中国都还有着巨大影响的政治运动中,高扬的父亲因为在一次会上的发言中,讲到了大跃进是盲跃进,完全脱离了实际,跃进的结果是完全给党的领导抹了黑之类的话,就被打成了右派分子,后又从省城下放到天籁地区所属的平安县平安公社,也就是黄俊生老家所在的公社劳动改造。高扬的父亲到平安后,又被公社安排到黄俊生家所在的生产队。也是事有巧合,由于黄俊生的父亲一直是生产队长,不仅家里条件相对较好,而且在政治上也信得过。上面的人想,让高扬的父亲住在黄俊生这样根子纯正、政治可靠信得过的人家里,可以受到更好的劳动改造监督。而黄俊生父亲却是一个心地好、有远见、善把握的人,高扬的父亲住到他家后,黄俊生的父亲并不像上面的人想象的那样,对高扬的父亲严加看管,相反倒总是想办法尽可能地为高扬的父亲提供好的劳动、生活条件。在劳动上,作为一队之长,总是尽可能地给高扬的父亲安排轻松的活路;在生活上,也总是想办法让高扬的父亲能够吃好。加之黄俊生的父亲和高扬的父亲年龄都差不多,尽管两个人在很多方面没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但在一起相处时还是能够找到一些相同的话语。譬如在孩子的教育上,高扬的父亲就给黄俊生的父亲提出了很多极为有用的意见,并且给了黄俊生父亲以很深的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在当时是极其反动的,但黄俊生的父亲作为那场运动中的小小受益者,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村人,在那种凡是知识都是反动的的背景下,却能够接受一个被改造者的思想是很不容易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黄俊生才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接受教育的家庭支持环境。而高扬的父亲看到黄俊生,也就想到了自己的和黄俊生年龄差不多的儿子,因此,也经常给黄俊生一些有益的教育和引导,并且还经常教给黄俊生讲一些书本上的知识。在这种环境下,黄俊生从懂事时就开始懂得读书的重要,总是认真、刻苦地读书,而没有象一般的农村孩子那样,除了做些农活外,就什么也不知道或者什么也不做了,整天就只有贪玩好耍,以无知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运动中去。那场政治运动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的第二年,黄俊生和高扬一样都参加了高考,并且也同时考上了大学。只不过高扬考上的是中央财经大学,而黄俊生考上的是本省的一所财经专科学校。但这在当时的农村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了。为此,黄俊生的父亲很是自豪,同时也不掩饰高扬父亲的功劳,在别人夸奖他时,他总是除了说谢谢之外,还要说上一句话:“我这个娃娃能够考上大学,还是多亏高老师的教诲(在当地农村,只要见了有知识的人都是称老师)。”也就是这句话,让高扬的父亲很是高兴,也认定了黄俊生一家是知恩图报的人,以后高扬的父亲知道黄俊生在高扬工作的辖区内工作之后,叮嘱高扬一定要对黄俊生多多关照。也正因为其父有这样的叮嘱,高扬到天簌工作后,才对黄俊生格外关照。这也是对于黄俊生提出的要求,只要不是违反大的原则,高扬都会都尽可能满足的原因。

当时,在二人都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早已落实政策返回省城的高扬的父亲专门把黄俊生的父亲和黄俊生请到了县城,大家共同祝贺两个人的小孩考上大学。这是黄俊生第一次认识高扬,黄俊生和他父亲也都是第一次进县城。也是这一次,使黄俊生第一次见识了像高扬的父亲那种在县城里当官的人的排场,使黄俊生和他父亲都开了眼界。尽管那个时候物质还并不丰富,但那顿饭黄俊生感觉却是有生以来他见识过的最丰盛的一顿饭,几大桌都摆得满满地,有不少菜还是黄俊生认都不认识的,什么海参、鱿鱼、玉兰片等等之类。在饭桌上,尽管大家都祝贺他和高扬,对他俩说一些恭维的话。但黄俊生感觉得出来,大家其实都是冲着高扬和其父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再撩一下试试 藏在我心底的你 王者学霸系统 帝宴:天下永乐 界隙穿梭李云龙抗日援朝双界传奇 异境龙闻 锦绣凰图之重生侯府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