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7章 无为 (第2/6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和平。越裳氏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成王以归周公,公曰:'德不加焉,则君子不飨其质;政不施焉,则君子不臣其人。吾何以获此赐也?'其使请曰:'吾受命吾国之黄,曰:久矣,天之无烈风雷雨,意者,中国有圣人乎?有则曷往朝之。'周公乃归之于王。"注云:"事见尚书大传。"案:文选应吉甫晋武帝华林园集诗:"越裳重译。"注:"尚书大传曰:'成王之时,越裳重译而来朝,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恐使之不通,故重三译而朝也。'郑玄曰:'欲其转相晓也。"寻韩诗外传五、白虎通封禅篇、说苑辨物篇俱载此事,盖皆本尚书大传为说也。

(一三)宋翔凤曰:"本作'故无为也乃无为也',下有校语曰:'有误。'兹依治要改。"今案:别解作"故无为也,乃有为也"。唐晏曰:"按此以舜与周公并称无为,足以解论语'无为'之义。盖无为者治定功成,不扰民之谓也。"器案: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正义曰:"各守其分,故易行也。"(又见汉书司马迁传)寻老子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又四十八章:"无为而无不为。"然则儒道两家俱主张无为而治也。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宋子十八篇。"本注:"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寻荀子正论篇称子宋子,则荀卿与黄老学者有所接触,而陆贾亦传荀子之学者,则其主张无为而治,其渊源固有自也。

秦始皇(一)设刑罚(二),为车裂(三)之诛,以歛奸邪(四),筑长城于戎境(五),以备胡、越(六),征大吞小,威震天下,将帅(七)横行,以服外国(八),蒙恬讨乱于外(九),李斯(一0)治法于内,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一一),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一二)。秦非不欲治也(一三),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一四)。

(一)宋翔凤曰:"本有'帝'字,依治要删。"

(二)宋翔凤曰:"'刑罚'二字,依治要增。"

(三)器案:墨子亲士篇:"吴起之裂,其事也。"淮南子缪称篇:"吴起刻削而车裂。"韩非子和氏篇:"商君车裂于秦。"史记商君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则车裂之刑不始于始皇,且不限于秦也。

(四)宋翔凤曰:"四字治要无。"

(五)宋翔凤曰:"'于戎境'三字治要无。"

(六)淮南子人间篇:"秦皇挟录图,见其传曰:'亡秦者胡也。'因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西属流沙,北击辽水,东结朝鲜,中国内郡挽车而饷之。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雎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雎,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汉书晁错传:"错复言守边备塞、劝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曰:'臣闻秦时,北攻胡貉,筑塞河上,南攻扬、越,置戍卒焉。其起兵而攻胡,粤者,非以卫边地而救民死也,贪戾而欲广大也,故功未立而天下乱。'"说秦备胡、越事,以淮南子为最详,然备越不言筑长城。窃疑秦统一天下后,即修楚之方城以备越,一如修筑燕、齐、魏、韩、赵、中山之长城以备胡也。方城一名长城。汉书地理志八上:"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水经潕水注引荆州记:"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至瀙水,达比阳界,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回*******富 男生身下是我的熟妻 六零之女主她高贵冷艳不会扯头花 来听听浪漫的亲身经历吧!!! 崩坏,开局落入爱莉老家 爱的补偿 地球原来是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