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387章 忽必烈之死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报,王爷。海都的兵马已经杀进大汗中军。”梁王府另一名斥候飞驰而来。

“殿下,谨防宫车……”梁王府内史傅秃归待斥候离开之后,附耳说道。

谨防宫车宴驾。

傅秃归胆子再大也不敢在忽必烈活着的时候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虽然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其实已经说得很明显了。

“宴驾”,古代帝王死亡的讳称。

历史上,至元三十一年正月,即1294年,忽必烈于大都病逝。四月铁穆耳和甘麻剌汇聚于上都,随后召开忽里台,履行皇帝的选举程序。

期间,左右部诸王、勋贵、各路将领汇聚一堂,铁穆耳和他的长兄甘麻剌在帝位继承问题上发生激烈争执。

伯颜发挥了关键作用,其“握剑立于殿内,陈祖宗宝训,述立铁穆耳之意,言辞俱厉。”

随后又安排铁穆耳和甘麻剌当场比赛宣颂祖宗的必里克。

“必里克”,蒙古祖训之意。

可以理解为两人的一场辩论赛,铁穆耳口若悬河,甘麻剌则略显口吃最终与皇位失之交臂。

虽然忽必烈临死之前有意让铁穆耳即位,并于至元三十年(1293年)六月,也就是忽必烈死前半年将皇太子宝印授予铁穆耳。

但实际上争夺帝位的权力斗争依然相当激烈。

“此急变之秋”便是元朝对这件事情的形容。

而在这个时空,属于1289年,所以还没有到忽必烈立储的时候。因此,争夺皇位的暗流其实更加汹涌。

……

面对着人数众多的叛军的绝命冲锋,一时间元军中军大阵险象环生,岌岌可危,危如累卵之势。

“快,护驾,拦住逆贼!”看到近在咫尺的叛军,此时的忽必烈有些胆怯,慌乱之中连忙呼救。

七十余岁,已经到了古稀之年的忽必烈毕竟老了,此刻,一缕缕斑驳白发从头盔中显露出来,虚白的胡须上更是挂满了冰凌。

岁月不居,英雄迟暮。

此时的忽必烈早已不复年轻时期南征北战的风姿,亦没有了往昔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那番勇猛。

昔日的辉煌已如过眼云烟般消散,曾经威武挺拔的身躯也难以掩盖岁月的痕迹,变得驼背佝腰。

忽必烈微微张开嘴巴,深吸一口寒气,克制住紧迫的心情。猛然间从腰间拔出伴随一生的弯刀,却觉得这把熟悉的弯刀在这一刻竟然是如此的沉重。

“朕,似乎已经忘了有多少年没有拔刀了……”这一念头在忽必烈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陛下小心!”

怯薛军众多的将领上前将忽必烈团团围住,紧紧地将其护卫在中间。

“海都,休伤我主!”

眼看海都的人马冲向元军龙旗所在地,形势危急。皇孙铁穆耳顾不得与笃哇纠缠,虚晃一枪,率领元军一部直袭海都后背。

“保护大汗!儿郎们随我冲啊!”铁穆耳心急如焚。

不管是元军还是西北联军在这一场大战中均倾巢而出,这已经不仅仅是海都和忽必烈之间的争霸战,更是一场国运之战。

在这种程度的大决战中,再勇猛的武将又能如何,随随便便折损进去几十人甚至上百人都属于稀松平常。

“杀啊!冲啊!”

惨烈,惨烈!

双方将士喊杀声震天动地,围绕着忽必烈的中军大阵之间展开血腥的肉搏。

元军人少,但在忽必烈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元军将士人人奋不顾身,拼死抵抗。

无他,皇帝如果死在战场上,这些人一个都活不成,而且还要株连到家属。

仗打到这个份上,火枪早已经没有了任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南方纪事 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反派:我成了主角师弟的替身 万千宠爱 周婶的妈妈 大魔女笔记 情深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