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三章 血洗 扬州兵变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备宰相失职。因为骆宾王如果官场得意,他那支妙笔写出的就不是声色俱厉的檄文,而会是天花乱坠的颂歌。

也许,这就是武则天读出的信息。

此贼不足虑也!太后非常笃定。没错,这伙人的家底很容易就能查清,这样的狐群狗党也不难对付。因此,太后只是迅速调集了三十万大军,便将前方战事交给指挥官李孝逸和监军魏元忠,自己继续忙活朝中事务去了。

结果不出所料,徐敬业的豪赌和骆宾王的鼓噪并没有得到多少人响应,叛军方面却屡犯错误。最后,那两人的首级被他们的部将砍下送到了洛阳,扬州兵变从头到尾仅仅持续四五十天。平叛过程也基本上有惊无险,相当于帝国进行了一场真刀真枪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如果不是因为骆宾王那篇传世之作,人们甚至不会记得曾经有过这场战争。

但,反思却仍然必要。

胜败之因倒是简单,徐敬业首先是被自己打败的。他的动机如果当真是要匡复唐室救驾勤王,那就应该采纳军师魏思温的建议,挥师西进直取洛阳。苟如此,则可争取到天下人心,即便战败也虽死犹荣。可惜徐敬业的真实想法,却是分裂割据占山为王,因此南下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直奔那“金陵王气”而去,结果既失地利又失人和。[35]

武则天却优势明显。首先,她代表的是中央政府,占领着道德高地。其次,天下承平日久,帝国深得人心,臣民并不希望动乱。第三,监军魏元忠鞠躬尽瘁足智多谋,在关键时刻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她还应该感谢隋炀帝,正是炀帝开通的大运河保证了军队的调遣和粮草的供应。[36]

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不过这样一来,就有了新的问题:力量的对比既然如此明显,徐敬业为什么还敢造反?所谓“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难道仅仅只是宣传?造反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是九月二十九日?在此之前,莫非发生了什么事情?

正是。

第一件事当然是中宗被废、睿宗继位和太后临朝,不过这在当时还不足以引起公愤。毕竟李旦也是高宗嫡子,太后执政则可能仅仅只是过渡(详见下节)。所以,这年二月份发生的事,不会是引起扬州兵变的直接原因。

那么,关键时刻在哪天?

安葬高宗以后不到一个月的九月六日甲寅。是日,武太后颁布一系列诏令,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朝政。

变革几乎是全面的,包括:

改元光宅,大赦天下。

旗帜改用金色。

东都洛阳改称神都。

中央政府改名:中书省改称凤阁,长官改称内史;门下省改称鸾台,长官改称纳言;尚书省改称文昌台,左右仆射改称左右相,六部尚书改称六官;御史台改称肃政台,并且分左右。其余各省、寺、监,以此类推。

谁都看得出,这是要变天了。

武太后也没打算遮掩。又是鸾台,又是凤阁,明摆着就是要做女皇帝。这是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事,势必引起强烈反弹和坚决反对,一场恶斗在所难免。

但,武则天决定要做的事,那就一定会去做。而且一旦站稳脚跟,就会迅速推进。因为她已经六十岁了,可谓时不我待,容不得她慢条斯理,四平八稳。因此,这个女爷不会退缩也不会让步,只会傲然地去迎接那血雨腥风。

是的,她还要杀人。

只不过这次被杀的,竟是宰相裴炎。

[32]徐敬业兵变日期据《新唐书·则天皇后纪》。

[33]本段故事及引文均见《旧唐书·李绩传》所附徐敬业传。该传但称“则天读之微哂”,然以当时情景及上下文,由侍臣颂读更能还原真实。骆宾王所撰檄文有不同版本,如《旧唐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再撩一下试试 藏在我心底的你 王者学霸系统 帝宴:天下永乐 界隙穿梭李云龙抗日援朝双界传奇 异境龙闻 锦绣凰图之重生侯府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