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30页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这一天的王先生迟迟没有放学,张先生走过他门前时,王先生声嘶力竭的声音让他站住了脚,王先生一边讲一边看了张先生几眼,每一眼都让张先生觉得那是视而不见。张先生离去后,王先生垂下手里的书,精疲力竭地说:

“放学。”

放学后,王先生站在私塾门前,双手插在袖管里一直站到黄昏。看见林祥福走过来,王先生迎上去恭敬地叫了一声林先生,给林祥福鞠了一躬。

四十七

为了抵御土匪,顾益民建立起溪镇民团,沈店和其他城镇也建立了民团。北洋军溃败后,很多枪支流失民间,顾益民以商会的名义去收购这些散落的枪支弹药。与此同时,各路土匪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也到处掠夺和收买枪支。于是枪支皮条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里面有种地的农民,有开店摆摊的生意人,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有孩子。这些枪支皮条客顶着呼啸寒风,踏着皑皑白雪,到处寻家问户,以低价买进枪支,再以高价卖给土匪或者溪镇和沈店等地的民团。一时间枪支买卖盛行,大街小巷的言谈议论也都是枪枪枪,听起来溪镇仿佛是个军火库,都在说谁谁弄到了什么枪挣到了多少钱。枪的价格是一路飙升,一支汉阳造步枪要价七十八银元,老套筒和三八式卖到百元以上,盒子枪贵到了二百多元,有一支勃朗宁手枪被顾益民以天价买下。

枪支皮条客越来越多,枪支越来越少。少了一只耳朵的徐铁匠和手上缠着布条的孙凤三也加入进倒卖枪支的行列之中。他们背着干粮出去了三天,扛着一支回来了,他们扛着的既不是汉阳造,也不是老套筒和三八式,而是一支生了锈的长矛。

徒弟缠着布条的手挽着师父的胳膊,这是让师父走路不再歪斜,他要让师父堂堂正正走进溪镇,其实他师父已经不再歪斜了。那支生锈的长矛就架在两个肩膀之间,尽管别人讥笑声声,对他们指指点点,他们仍然喜气洋洋,仿佛扛着的是一支锃亮的三八式。

徐铁匠和孙凤三没有做成枪支生意,师徒两人商量后决定加入民团。一个少了只耳朵后平衡不如过去,另一个废了一只手,他们不能继续打铁谋生,想来想去只能去吃扛枪打仗的饭了。他们来到城隍阁前的空地上,在这一天的上午报名加入民团,他们在一张八仙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时,看见前面已经有一百二十七个名字了。

顾益民打算组建一支三十人的民团,没想到前来报名的超过二百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富裕人家的少爷公子,有无家可归要饭的,有正经人家也有地痞流氓,溪镇被土匪绑过的二十二个人票,也来了十九个。

人们在城隍阁前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张望从街上过来的四抬轿子,顾益民从省城请来一个名叫朱伯崇的人出任民团首领。朱伯崇曾在清军的勇营做过什长,又在皖系的西北军当过团长,他从四抬轿子里出来时,溪镇的百姓看见一个白发银须、身材高大、双目炯炯有神的五十来岁的男人,立刻响起一片惊诧之声:

“真像个大官啊。”

大官模样的朱伯崇,挎着盒子枪小跑几步,纵身一跃站到八仙桌上,围观的人群又是一片惊诧之声。朱伯崇开口说话,声音洪亮,他说民团不是杂货店,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来的。他看了一眼腰间挎着勃朗宁手枪的顾益民,说民团好比药铺,进的货都要精挑细选。他说只有考试合格的才能加入民团,怎么考试?朱伯崇跳下八仙桌,大声问谁先来试试。

一个身穿棉袍的青年翩翩上前,这是溪镇中医药铺的郭少爷。郭少爷以为要考他的满腹文章,看了一眼空空的八仙桌,说无笔无砚无纸如何考试,朱伯崇从一个木桶里拿出一只碗,舀满水后放到郭少爷头顶,让郭少爷站直了别动,自己走出二十来米,端起盒子枪对着郭少爷瞄准。

嘈杂的人声顷刻倒塌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皇子万岁 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在都市怪谈里谈恋爱[快穿] 江山美人策 魔神员工 穿越之弃妃很逍遥 冒牌老婆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