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重游剑桥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见者如履足中世纪,实际上无日不在重建,只是他们注重旧里翻新,着眼于一砖一瓦的精微罢了。

建筑物既如此,街道也大致如此。剑桥之为剑桥乃是有桥架在剑河(Cam River)之上。罗马征服英国时曾在此开设大道。中世纪时剑河又为通欧洲大陆之孔道。今日剑河不过一线溪水,学生们驾游艇,撑篙三尺即见河底。可是因为以前的沿革,中世纪所建立的房舍,又带宗教性格,都不容更革。今日最引人注意的乃是圣约翰(St. John's)书院和圆寺(Round Church)前街道回转,有如发针。间常又有两层楼的巴士经行,看来惊险万分,好像万吨轮船骤入峡谷。可是在剑桥通行的车辆一般时速无过十英里。人行道虽窄狭,也和大道高低不同,所以车与路人各行其是。每一巴士经过,可能去行路者左右不过数英寸,产生一阵耳边风。我们习之既久,也不以为奇,于是放弃了各种警惕。如此之粗心大意在此地犹可,其他地方不足为法也。

传说剑桥大学创设于13世纪初年。当日牛津大学的学生,因事谋杀了当地一位女人。中世纪学生之无纪律是为常态。可是这次国王震怒授权牛津市长凡学生及教职员可以由他拘捕,并且稍一讯问即处以吊刑。有些学者避难此间。事平之后多人已返牛津,却有一部分人士逗留此处而开设剑桥大学。所以剑大最早的书院至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可是剑桥也有最近创立的书院,有如丘吉尔书院为纪念二次世界大战之英国领导人而开设。更有再新的罗宾逊书院(Robinson College)创立于1980年,至今才十龄。

为什么既有大学(university)又有书院?他们彼此间关系如何?我们初来时也有此种问题请教于李公。他说:“凡书院基本上乃是一座宿舍(basically a dormitory)。”其实此间关系复杂,非三言两语可以道尽。书院不仅为宿舍,管理学生与学者饮食起居之事,更系私立。学生入校概向书院申请(研究生不在此例)。书院也供给学生导师,所主持着为宿舍内的教学。但是书院不给学分不授学位。大学则与之相反,系公立,其本身不招收学生却又发给文凭,也聘各书院的学者为教授及讲师,所掌握的为“机构上的教学”(institutional learning),所主持的为正式的演讲。学生听讲与否各随尊便。可是大学所执行的各种考试一视同仁,又铁面无私。学生考不及格无法毕业。所以学生可以向近三十个书院中任何之一申请入学,批准之后也可以在大学所属之任何一系专修,前者帮助学生准备功课,后者厘定教学及考核之标准。一私一公;一阴一阳;对学生讲也是一进一出。

牛津与剑桥,在历史上有对立之姿态,有时也参与了些幽默之成分。我初决定来剑桥时曾对毕业于牛津的一位朋友说起。他的反应乃是:“也算不坏,只是掌中的第二指!(Not bad,the second best!)”剑大的朋友当然也不肯服输。他们则指出牛津只能培养循规蹈矩之士。特立独行有创造精神之人物多来自剑桥。牛顿即在剑桥工作而享盛名。英国内战时圆头党领袖克伦威尔即曾为剑桥学生,而且他家在封廷登(Huntingdon),距此只十余英里,因之剑桥成为了他的根据地。国王则设大本营于牛津,更使这两座大学城之对立,由来有素。剑桥值得骄傲的尚有发现血液循环之哈威(Harvey),以二十五岁任首相主持拿破仑战争之庇特(Pitt),倡言劣币必驱逐良币的桂升(Gresham)。今日各国理财者都熟悉以举债刺激经济之成长,始作此说的凯恩斯(Keynes)也是剑大的学生,也曾任教职员。达尔文也曾在剑桥下榻。宗教革命期间人本主义者依拉斯摩司(Erasmus)也曾在此就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上) 办公桌上的美味上司 庶出奸妃 南岳小录 闺袭 重生让我收获性福 在崩铁里捡到少年织田作是否搞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