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34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直子从随身手包里拿出了那本书,将那本“临时借用”的《早期佛教正伪辨》递给了荷默。

“啊,是一九二〇年初版,直子小姐,这可是件稀罕之物啊。”荷默仔细摩挲着手里这本书,眼睛却看着直子。

“是这样,荷默先生,中村在这本书里给我留了一条信息。”宋汉城提示了那个写有留言的章节。荷默翻到了那一页,他又恢复了那种矜持而自信的神气。

“请原谅我们的冒昧之举。”直子探身向前,直视着荷默,“但目前发生的事件全都引向了一个结果。惟一确切的就是这本书里的留言,中村委托宋汉城先生来找您,荷默教授。中村是巴利圣典会的会员么?”

“我们的会员在全球有数千名,大部分是佛教徒、学者,也有些赞助者是政府机构,您捐助若干英镑给我会,就可以获得这个身份,并且可以分享我们的出版物与研究成果。”

他说得没错。

“那您认识中村先生么?”直子又将中村的照片递了过去。

“啊,这个粗鲁的家伙,不过挺热情。”荷默看过之后说道。

“那么,您是认识中村本人的喽。”

“是的,他是圣典会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也是我的朋友。可我还是不明白这家伙为什么要写这个留言,让……宋先生和您一同来找我,我可以做什么呢?对此我一无所知。”荷默终于开始情报交换了,口风还是很紧。

直子想,不用顾及礼貌了。这位荷默教授是一个“不吃你这套”的人,他也许对安全部门的人有着天生的抵触情绪。

“荷默先生,我们相信中村发现了‘二战’时日军遗留的佛教文物,可能是相当早期的石板经文。中村留了这个线索给我们,为了保护这个文物发现,以及他自己。”

僵持的气氛。荷默听闻此言有些坐不住了,他在考虑该如何作答,斟酌着词句:“石板经文?巴利圣典会倒是常年推行一个叫做‘存危贝叶手稿保护基金’的项目。两位若了解早期佛教史的话,应该知道是不可能存在什么石板经文的。”

“现在史学界和考古学的结合非常紧密,新的佛教遗址的发现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中村在日本时曾提起过他的发现,甚至还出示了石板经文残片和照片。”宋汉城补充说。

侍应端来了咖啡和茶点,又退了出去。从落地窗望出去,莎士比亚剧院的演出已经开场了,圆形剧场上空灯火摇曳。因为是露天舞台,演员们在台上的对白隐约可闻。

直子再次单刀直入:“荷默先生,东京发生的事情未必与此地无关。只有得到您的帮助,我们才能找到中村留下的线索。种种迹象表明,有人也在觊觎中村的发现。对了,刚才在路上您说的‘需要协助’是指什么?”

荷默教授明显感到了压力,他在权衡。虽然眼前的这两个陌生人看起来值得信任,但他仍然拿不定主意。不过,他还是回答了直子最后所提的那个疑问。“直子小姐,一百多年来,圣典会按照创办人里斯·戴维斯所订立的宗旨,几乎不为人知地从事着佛典的翻译整理工作,我们将巴利文佛典逐步翻译成英文,并陆续出版。多年来,依靠佛教信徒和佛教组织的捐助,圣典会一直维持着良好运转。当然,泰国政府一直给予了财力支持,尽管金额非常有限。对一个纯学术的非营利组织来说,它的命运还算不错。

“但上个月发生了一件怪事,我收到了一份神秘信件,信中提出了一个长期赞助计划,金额相当优厚。您知道,圣典会偶尔也会碰到很慷慨的赞助人。写信者提出了会面要求。当时,我也很谨慎地回复说,如果他确有此意,我们当然非常欢迎,在他过访伦敦时,双方可以见上一面,具体洽谈相关事宜。

出乎我的意料,回信一周过后,圣典会收到了一张面值两万美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玄门传说 追逃十二女警 麻烦别来沾边 穿为阴冷掌印的亲闺女 我在修真界做亿点小买卖 闺女惨死后,年代老实人爹觉醒了 明天再做正常人